2011年12月26日星期一

【动漫组】空想科学日和·西游篇

守法朝朝忧闷,强梁夜夜欢歌,
损人利己骑马骡,正直公平挨饿。
修桥补路瞎眼,杀人放火儿多,
我到西天问我佛,佛说:我也没辙!

 

 

——出处已不可考的德云社定场诗


三藏法师一行历经重重艰险,终于到达了天竺,不料问题也接踵而来,先是八戒被剁成猪排,其余三人又为谁第一个抵达终点,争得不可开交……人性真的是如此可悲吗?除了互相倾轧,互相伤害,难道就没有别的选择了吗?
(编者注:本文提及的动画为《搞笑漫画日和之西游记-旅程的终点》,没有看过的人可拖到本文末尾,先花五分钟看完这个……饱含演化博弈原理的视频……)

搞笑漫画日和的内涵,就让科学来揭开它吧!

1:囚徒的困境

如果你是三藏,如果你够善良也够聪明,可能会提议大家一起慢慢走,一起抵达天竺,虽然跟猴子地中海并列第一,不如独得第一体面,总比大家勾心斗角好得多吧。可是这样真的行得通吗?

如果大家都是好人,你也当好人,一块撞线,固然很好,但还有更好的选择:趁着大家慢慢走的时候,你一个箭步冲到前面去,Ok,第一是你。如果大家都不老实,你还在那里慢慢走,那就更蠢了。

结论是,不管悟空和沙僧是好人还是恶人,你都得拼命跑!无论你计划得多么好,最后总是以尔虞我诈收场。这就是日和留给我们的深刻教训。

在现实世界中,西游旅程的情况经常出现,比如公海的渔场,如果大家都不乱捕,就可以永远维持丰富的产量,可是如果你老实不乱捕,别人借机把鱼捕光,“你不捞他捞呀”,所以大家都会拼命捕捞,直到渔场枯竭为止。不仅人类,其他生物也面临同样的难题,为什么森林里的树都长得这样高?如果大家都长得很矮,可以节省许多时间和精力,但只要有一棵树长高一点,就能享受更多的阳光,于是所有的树争相往高处长……

我们可以把所有老实做善事的行为统称为“合作”,所有作奸犯科都归为“背叛”,得到这张表。这就是博弈论中经典的难题“囚徒的困境”(Prisoner’s dilemma)。简而言之,囚徒的困境就是说老实人总是吃亏,最老实的八戒首先遭殃,呜呼哀哉。真正奇怪的,不是西游四人组在终点起了内讧,而是他们居然能克服重重劫难,到了终点才出问题。

2:仁义的傻瓜

事实上人类比我们料想的善良得多,也愚蠢得多。如果你在轧马路时,有个拿着笔记本的家伙窜出来,问你,如果有一百块钱给你和一位素昧平生的路人甲分,你会怎么分,不要奇怪,这是博弈论的另一个经典问题,最后通牒博弈(Ultimatum Game)。

游戏规则是钱由你来分,如果分得让那个路人甲不满意的话,他和你就一分钱也拿不到。数学家和经济学家已经调查了世界各地,从现代都市白领,到亚马孙丛林的居民,大多都会分两到四成给陌生的伙伴,而路人甲要是嫌钱太少,就索性连这一点也不要了,宁可讨个公道。总之,双方的反应虽然不算大公无私,也算是有情有义了。

你可能觉得这种反应很正常,但如果分钱的人稍微聪明一点,就会想到最后通牒博弈还有别的解法。你可以拿走九十九块九毛九,只留一分钱给那个倒霉鬼,如果他真的想要钱,就不能拒绝,否则什么也拿不到。真正有血有肉的人,并没有“理性的人”那么无情无义,谢天谢地。

考虑到科学家调查的范围之广,如果把人性的愚蠢和善良完全归功于教育,是不合理的。那么多种文化怎么会不约而同地教人做“善良的傻瓜”?文化千奇百怪,不管你是来自纽约还是亚马孙,全世界人至少都在一方面是一样的——大脑。

进化心理学(Evolutionary psychology)是心理学的新分支,它认为人脑是进化的产物,是用来在自然界生存并繁衍后代的工具,之所以那么多种文化的人都愚蠢而善良,是因为人类进化而来的本性就是愚蠢而善良,我们脑子里都有同一根弦。

然而好人总是在囚徒的困境里吃亏,物竞天择的结果,理应是八戒牺牲,留下湿父猴子等一干卑鄙小人,仁义的傻瓜怎么能在自然界存活呢?

3:双鱼的拒绝

政治学家爱克斯罗德(Robert Axelrod)一直想知道,囚徒的困境有没有破解的办法,1979年,他邀请学者们来玩一个游戏。

游戏规则是西游终点的简化版,参赛者要自己编写一个电脑程序,在适当的时候出“合作”和“背叛”,爱克斯罗德会把这些程序输入电脑,进行一场大比武,得分最高的获胜。参加比赛的一共有14个程序,最后胜出的策略叫做“Tit For Tat”(简称TFT),是数学心理学家拉波波特(Anatol Rapoport)提出的。爱克斯罗德用TFT做擂主,举办第二次华山论剑,这次有6个国家,11个领域专家编写的62个程序参赛,TFT仍然高坐冠军宝座。这确实是一个很强大的程序。

“Tit For Tat”英文意即“一报还一报”,你叫它“针锋相对”或“等价交换”都可以,在第一回先合作,然后别人做什么,它也做什么,别人跟它合作,它报之以李,别人背叛它,它就报复回去。就这样一个简单到近乎单纯的策略(只有4行字节),居然拔得头筹,令学者们大跌眼镜。

德国马普学会(Max Planck Institute)的进化生物学主任米林斯基(Manfred Milinski),设计过一个巧妙的实验。三棘刺鱼(学名Gasterosteus aculeatus)如果发现自己家附近有大鱼,就会派出侦察小队,去看看大鱼肚子饿不饿,好决定要不要抵御天敌。侦察队一般是两条鱼组成,跟西游四人组的情况相反,这时候是两鱼都不敢先撞线,谁游到前头,就要冒被大鱼一口吞掉的风险。

米林斯基在水缸里放进一条刺鱼和一条大鱼,然后在刺鱼身边摆一面镜子,刺鱼先是往前游一小段,发现镜子里的鱼也往前游,就继续很高兴地往前游去。如果把镜子摆成斜角,这样刺鱼往前游的时候,镜子里的鱼看上去只往前游了一点点,好像很害怕不敢向前的样子。真鱼看到“同伴”如此不给力,自己也会赌气游回去。

 

刺鱼实际是在玩TFT的游戏,你合作(跟我去侦察)我也合作,你背叛(丢下我逃走)我也背叛。TFT策略不会像八戒,下了锅还在介绍自己的肉质如何,也不会像三藏,陷入黑吃黑中,搞得两败俱伤。能保护自己的力量,与乐于合作的善良相结合,才是成功的策略。

回到分钱的问题,TFT的原则之一是“先合作”,所以你见了陌生人也要表示友好,有钱大家分;之二是“以牙还牙,惩罚坏蛋”,如果你给得太少,对方以为你在背叛他,宁愿分文不取,也要对你实施惩罚。如果我们知道,人类既不是老实的八戒,也不是卑鄙的三藏,而是刚柔并济的TFT玩家,就很容易明白,这并不是愚蠢而是睿智。

经济学家弗兰克(Robert H. Frank)说过,我们凭感情做出的“愚蠢”决定,倒能把我们引向最大利益,而“理性”的卑鄙小人,才是真正的傻瓜。

4:未来的阴影

既然善良的TFT能成为好策略,西游四人组能一路精诚合作(悟空今天帮八戒,八戒明天帮悟空……),克服九九八十一难来到天竺,也不是什么怪事了。于是问题转了一圈又回到出发点,既然TFT这么厉害,为什么在旅程的终点,大家还是翻脸了呢?

西游旅程到了终点,三藏等人功德圆满,专等各自上西天成佛了。既然大家马上就要散伙,不管是悟空把八戒剁了下锅,还是三藏在终点Bankai,都不用担心将来同伴的报复了,这下子情况又回到杯具的“囚徒的困境”。TFT是以直报怨的策略,它要靠报复来惩罚恶人,如果没有报复,TFT也会变成拔掉牙齿的狮子。

如果说“未来的报复”是TFT的牙齿,那么它的爪子就是未来的未知。如果三藏一行人知道西行之旅何时会到终点,头脑又够聪明的话,他们不仅仅会想到在终点做坏事,也会想到,大家都会在终点作奸犯科。过第八十一难时不管表现得如何好,都会在终点遭到同伙背叛。好人没好报,还不如当坏人得了。于是大家又决定了,过第八十一难的时候也要使坏!这下子,不管第八十难时大家表现得如何好,都会在八十一难时遭到同伙背叛……

照这个逻辑,从后往前推,第八十一难,第八十难,第七十九难……直至第一难,大家都应该互相倾轧,互相背叛……这下怎么能走到天竺嘛?!

直到三藏一行到达西天,佛祖才告诉他西游要经历九九八十一难,这种做法貌似刁难,其实是很高明的。不知道旅程何时结束,四人组也就不知道开始内讧,大家只好互相友善,走一步看一步,历经劫难重重,始终保持合作……

问题是,三藏一行人又不是傻子,终点在即,总能看出来吧,看到终点,就知道做坏事不怕遭报应了,囚徒的困境的阴魂又回来了,先抓八戒下锅,然后为了谁第一个抵达终点,争得不可开交……

西游记旅程的终点,果然是是非之地呀。

注解:

《搞笑漫画日和》:动画短片,由增田幸助同名漫画改编而成,风格滑稽无厘头,中文配音版广受欢迎,流行词语“给力”、“我嘞个去”的出处。

空想科学:出自柳田理科雄的科普作品《空想科学读本》,内容是以科学手段研究漫画、电影,如奥特曼要多少能量才能变身。这里指“以科学解释根本不能用科学解释的东西”。

参考资料:

  • Poundstone W.,《囚犯的两难》,叶家兴译,左岸文化事业有限公司,2007年初版
  • Buss D. M.,《进化心理学:心理的新科学》,熊哲宏译,张勇,晏清,华东师范大出版社,2007年6月第一版
  • Ridley M.,《美德的起源:人类本能与协作的进化》,方珩译,中央编译出版社,版本未知

鸣谢Albert_JIAO提供关于棘鱼实验的细节。

<a href="http://songshuhui.net/wp-content/uploads/2011/04/2010784493636402_副本.jpg"><img class="size-full wp-image-53585 " title="2010784493636402_副本" src="http://songshuhui.net/wp-content/uploads/2011/04/2010784493636402_副本.jpg" alt="" width="0" height="0" /></a> <p><div class="editornote"><p><span style="font-family: 仿宋_GB2312;">守法朝朝忧闷,强梁夜夜欢歌,</span><br /> <span style="font-family: 仿宋_GB2312;">损人利己骑马骡,正直公平挨饿。</span><br /> <span style="font-family: 仿宋_GB2312;">修桥补路瞎眼,杀人放火儿多,</span><br /> <span style="font-family: 仿宋_GB2312;">我到西天问我佛,佛说:我也没辙!</span></p> <p> </p> <p> </p> <p><span style="font-family: 仿宋_GB2312;">——出处已不可考的德云社定场诗</span></p></div><br /> <a href="http://songshuhui.net/wp-content/uploads/2011/04/日和-西游记.jpg"><img class="alignleft size-large wp-image-53569" title="日和 西游记" src="http://songshuhui.net/wp-content/uploads/2011/04/日和-西游记-600x337.jpg" alt="" width="600" height="337" /></a></p> <p>三藏法师一行历经重重艰险,终于到达了天竺,不料问题也接踵而来,先是八戒被剁成猪排,其余三人又为谁第一个抵达终点,争得不可开交……人性真的是如此可悲吗?除了互相倾轧,互相伤害,难道就没有别的选择了吗?<br /> <span style="color: #808080;"><span style="font-family: 仿宋_GB2312;">(编者注:本文提及的动画为《搞笑漫画日和之西游记-旅程的终点》,没有看过的人可拖到本文末尾,先花五分钟看完这个……饱含演化博弈原理的视频……)</span></span></p> <p>搞笑漫画日和的内涵,就让科学来揭开它吧!</p> <h3 class="orangebg"><strong>1:囚徒的困境</strong></h3> <p>如果你是三藏,如果你够善良也够聪明,可能会提议大家一起慢慢走,一起抵达天竺,虽然跟猴子地中海并列第一,不如独得第一体面,总比大家勾心斗角好得多吧。可是这样真的行得通吗?</p> <p>如果大家都是好人,你也当好人,一块撞线,固然很好,但还有更好的选择:趁着大家慢慢走的时候,你一个箭步冲到前面去,Ok,第一是你。如果大家都不老实,你还在那里慢慢走,那就更蠢了。</p> <p>结论是,不管悟空和沙僧是好人还是恶人,你都得拼命跑!无论你计划得多么好,最后总是以尔虞我诈收场。这就是日和留给我们的深刻教训。</p> <p><a href="http://songshuhui.net/wp-content/uploads/2011/04/1-西游记囚徒困境.jpg"><img class="alignnone size-full wp-image-53575" title="1 西游记囚徒困境" src="http://songshuhui.net/wp-content/uploads/2011/04/1-西游记囚徒困境.jpg" alt="" width="586" height="355" /></a></p> <p>在现实世界中,西游旅程的情况经常出现,比如公海的渔场,如果大家都不乱捕,就可以永远维持丰富的产量,可是如果你老实不乱捕,别人借机把鱼捕光,“你不捞他捞呀”,所以大家都会拼命捕捞,直到渔场枯竭为止。不仅人类,其他生物也面临同样的难题,为什么森林里的树都长得这样高?如果大家都长得很矮,可以节省许多时间和精力,但只要有一棵树长高一点,就能享受更多的阳光,于是所有的树争相往高处长……</p> <p>我们可以把所有老实做善事的行为统称为“合作”,所有作奸犯科都归为“背叛”,得到这张表。这就是博弈论中经典的难题“囚徒的困境”(Prisoner’s dilemma)。简而言之,囚徒的困境就是说老实人总是吃亏,最老实的八戒首先遭殃,呜呼哀哉。真正奇怪的,不是西游四人组在终点起了内讧,而是他们居然能克服重重劫难,到了终点才出问题。</p> <p><a href="http://songshuhui.net/wp-content/uploads/2011/04/2-传统囚徒困境.jpg"><img class="alignnone size-full wp-image-53574" title="2 传统囚徒困境" src="http://songshuhui.net/wp-content/uploads/2011/04/2-传统囚徒困境.jpg" alt="" width="586" height="355" /></a></p> <h3 class="orangebg"><strong>2:仁义的傻瓜</strong></h3> <p>事实上人类比我们料想的善良得多,也愚蠢得多。如果你在轧马路时,有个拿着笔记本的家伙窜出来,问你,如果有一百块钱给你和一位素昧平生的路人甲分,你会怎么分,不要奇怪,这是博弈论的另一个经典问题,最后通牒博弈(Ultimatum Game)。</p> <p>游戏规则是钱由你来分,如果分得让那个路人甲不满意的话,他和你就一分钱也拿不到。数学家和经济学家已经调查了世界各地,从现代都市白领,到亚马孙丛林的居民,大多都会分两到四成给陌生的伙伴,而路人甲要是嫌钱太少,就索性连这一点也不要了,宁可讨个公道。总之,双方的反应虽然不算大公无私,也算是有情有义了。</p> <p>你可能觉得这种反应很正常,但如果分钱的人稍微聪明一点,就会想到最后通牒博弈还有别的解法。你可以拿走九十九块九毛九,只留一分钱给那个倒霉鬼,如果他真的想要钱,就不能拒绝,否则什么也拿不到。真正有血有肉的人,并没有“理性的人”那么无情无义,谢天谢地。</p> <p>考虑到科学家调查的范围之广,如果把人性的愚蠢和善良完全归功于教育,是不合理的。那么多种文化怎么会不约而同地教人做“善良的傻瓜”?文化千奇百怪,不管你是来自纽约还是亚马孙,全世界人至少都在一方面是一样的——大脑。</p> <p>进化心理学(Evolutionary psychology)是心理学的新分支,它认为人脑是进化的产物,是用来在自然界生存并繁衍后代的工具,之所以那么多种文化的人都愚蠢而善良,是因为人类进化而来的本性就是愚蠢而善良,我们脑子里都有同一根弦。</p> <p>然而好人总是在囚徒的困境里吃亏,物竞天择的结果,理应是八戒牺牲,留下湿父猴子等一干卑鄙小人,仁义的傻瓜怎么能在自然界存活呢?</p> <h3 class="orangebg"><strong>3:双鱼的拒绝</strong></h3> <p>政治学家爱克斯罗德(Robert Axelrod)一直想知道,囚徒的困境有没有破解的办法,1979年,他邀请学者们来玩一个游戏。</p> <p>游戏规则是西游终点的简化版,参赛者要自己编写一个电脑程序,在适当的时候出“合作”和“背叛”,爱克斯罗德会把这些程序输入电脑,进行一场大比武,得分最高的获胜。参加比赛的一共有14个程序,最后胜出的策略叫做“Tit For Tat”(简称TFT),是数学心理学家拉波波特(Anatol Rapoport)提出的。爱克斯罗德用TFT做擂主,举办第二次华山论剑,这次有6个国家,11个领域专家编写的62个程序参赛,TFT仍然高坐冠军宝座。这确实是一个很强大的程序。</p> <p>“Tit For Tat”英文意即“一报还一报”,你叫它“针锋相对”或“等价交换”都可以,在第一回先合作,然后别人做什么,它也做什么,别人跟它合作,它报之以李,别人背叛它,它就报复回去。就这样一个简单到近乎单纯的策略(只有4行字节),居然拔得头筹,令学者们大跌眼镜。</p> <p>德国马普学会(Max Planck Institute)的进化生物学主任米林斯基(Manfred Milinski),设计过一个巧妙的实验。三棘刺鱼(学名<em>Gasterosteus aculeatus</em>)如果发现自己家附近有大鱼,就会派出侦察小队,去看看大鱼肚子饿不饿,好决定要不要抵御天敌。侦察队一般是两条鱼组成,跟西游四人组的情况相反,这时候是两鱼都不敢先撞线,谁游到前头,就要冒被大鱼一口吞掉的风险。</p> <p>米林斯基在水缸里放进一条刺鱼和一条大鱼,然后在刺鱼身边摆一面镜子,刺鱼先是往前游一小段,发现镜子里的鱼也往前游,就继续很高兴地往前游去。如果把镜子摆成斜角,这样刺鱼往前游的时候,镜子里的鱼看上去只往前游了一点点,好像很害怕不敢向前的样子。真鱼看到“同伴”如此不给力,自己也会赌气游回去。</p> <p><a href="http://songshuhui.net/wp-content/uploads/2011/04/4-Gasterosteus-aculeatus.jpg"><img class="alignnone size-full wp-image-53573" title="4 Gasterosteus aculeatus" src="http://songshuhui.net/wp-content/uploads/2011/04/4-Gasterosteus-aculeatus.jpg" alt="" width="443" height="480" /></a></p> <p> </p> <p>刺鱼实际是在玩TFT的游戏,你合作(跟我去侦察)我也合作,你背叛(丢下我逃走)我也背叛。TFT策略不会像八戒,下了锅还在介绍自己的肉质如何,也不会像三藏,陷入黑吃黑中,搞得两败俱伤。能保护自己的力量,与乐于合作的善良相结合,才是成功的策略。</p> <p>回到分钱的问题,TFT的原则之一是“先合作”,所以你见了陌生人也要表示友好,有钱大家分;之二是“以牙还牙,惩罚坏蛋”,如果你给得太少,对方以为你在背叛他,宁愿分文不取,也要对你实施惩罚。如果我们知道,人类既不是老实的八戒,也不是卑鄙的三藏,而是刚柔并济的TFT玩家,就很容易明白,这并不是愚蠢而是睿智。</p> <p>经济学家弗兰克(Robert H. Frank)说过,我们凭感情做出的“愚蠢”决定,倒能把我们引向最大利益,而“理性”的卑鄙小人,才是真正的傻瓜。</p> <h3 class="orangebg"><strong>4:未来的阴影</strong></h3> <p>既然善良的TFT能成为好策略,西游四人组能一路精诚合作(悟空今天帮八戒,八戒明天帮悟空……),克服九九八十一难来到天竺,也不是什么怪事了。于是问题转了一圈又回到出发点,既然TFT这么厉害,为什么在旅程的终点,大家还是翻脸了呢?</p> <p>西游旅程到了终点,三藏等人功德圆满,专等各自上西天成佛了。既然大家马上就要散伙,不管是悟空把八戒剁了下锅,还是三藏在终点Bankai,都不用担心将来同伴的报复了,这下子情况又回到杯具的“囚徒的困境”。TFT是以直报怨的策略,它要靠报复来惩罚恶人,如果没有报复,TFT也会变成拔掉牙齿的狮子。</p> <p>如果说“未来的报复”是TFT的牙齿,那么它的爪子就是未来的未知。如果三藏一行人知道西行之旅何时会到终点,头脑又够聪明的话,他们不仅仅会想到在终点做坏事,也会想到,大家都会在终点作奸犯科。过第八十一难时不管表现得如何好,都会在终点遭到同伙背叛。好人没好报,还不如当坏人得了。于是大家又决定了,过第八十一难的时候也要使坏!这下子,不管第八十难时大家表现得如何好,都会在八十一难时遭到同伙背叛……</p> <p>照这个逻辑,从后往前推,第八十一难,第八十难,第七十九难……直至第一难,大家都应该互相倾轧,互相背叛……这下怎么能走到天竺嘛?!</p> <p>直到三藏一行到达西天,佛祖才告诉他西游要经历九九八十一难,这种做法貌似刁难,其实是很高明的。不知道旅程何时结束,四人组也就不知道开始内讧,大家只好互相友善,走一步看一步,历经劫难重重,始终保持合作……</p> <p>问题是,三藏一行人又不是傻子,终点在即,总能看出来吧,看到终点,就知道做坏事不怕遭报应了,囚徒的困境的阴魂又回来了,先抓八戒下锅,然后为了谁第一个抵达终点,争得不可开交……</p> <p>西游记旅程的终点,果然是是非之地呀。</p> <p><strong>注解:</strong></p> <p>《搞笑漫画日和》:动画短片,由增田幸助同名漫画改编而成,风格滑稽无厘头,中文配音版广受欢迎,流行词语“给力”、“我嘞个去”的出处。</p> <p>空想科学:出自柳田理科雄的科普作品《空想科学读本》,内容是以科学手段研究漫画、电影,如奥特曼要多少能量才能变身。这里指“以科学解释根本不能用科学解释的东西”。</p> <p><strong>参考资料:</strong></p> <ul> <li>Poundstone W.,《囚犯的两难》,叶家兴译,左岸文化事业有限公司,2007年初版</li> </ul> <ul> <li>Buss D. M.,《进化心理学:心理的新科学》,熊哲宏译,张勇,晏清,华东师范大出版社,2007年6月第一版</li> </ul> <ul> <li>Ridley M.,《美德的起源:人类本能与协作的进化》,方珩译,中央编译出版社,版本未知</li> </ul> <ul> <li>Meredith C.,The Story of Tit For Tat,来自网络:<a href="http://www.abc.net.au/science/slab/tittat/story.htm" target="_blank">http://www.abc.net.au/science/slab/tittat/story.htm</a></li> </ul> <ul> <li>维基词条Robert H. Frank,来自网络:<a href="http://en.wikipedia.org/wiki/Robert_H._Frank" target="_blank">http://en.wikipedia.org/wiki/Robert_H._Frank</a></li> </ul> <p><embed type="application/x-shockwave-flash" width="480" height="400" src="http://player.youku.com/player.php/sid/XMTkzNzMyMjI0/v.swf" quality="high" allowscriptaccess="sameDomain" align="middle"></embed></p> <p>鸣谢Albert_JIAO提供关于棘鱼实验的细节。</p>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