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一期[新科学家导读]又和大家见面了。
厌食和自闭型思考有关 小睿 译
温室气体可以变成清洁燃料 小睿 译
战乱国家偏爱阳刚领导人 小刘老师 译
病毒可以对付耐抗生素的超级细菌 小刘老师 译
“隐形光子”通过地球发送秘密电子邮件 念子 译
暗物质“撕裂”早期宇宙 晓翔 译
科学家发现有脚的海豹化石 晓翔 译
Jess 韩晶晶 校对 小易编辑
厌食和自闭型思考有关
原文:by Linda Geddes 最近对于厌食症和广义自闭症间联系的一系列研究进展有助于找出有效治疗饮食紊乱的新方法。
心理健康专家正试图将那些患有厌食症人群的大脑练得更加的开通,让他们既能顾大体,也能识小节。通过这样做,他们期望病人不再为体重和卡路里而牵肠挂肚, 能将眼界放开,轻装上阵在较长的时间里解决饮食紊乱,短时间增重的问题。
上个月,国际饮食紊乱研究会发表的一篇文章,指出诸如厌食和神经性贪食的饮食紊乱(eating disorders ,EDs)需要和其它例如精神性分裂(schizophrenia), 双相型障碍(bipolar disorder) 以及强迫症(obsessive compulsive disorder (OCD))等生理性精神病在临床治疗上应予以同样的重视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ating Disorders, DOI: 10.1002/eat.20589).。其它小组甚至是要求应将厌食症和广义自闭症(autism spectrum disorders,ASD)列入到同一个诊断类型中。
这样做的主要原因是对于饮食紊乱的生物基础认识的不断加深。双胞胎研究表明53%到80%的饮食紊乱来自基因。而现有的证据显示自闭症患者在认知方面和ASD患者很相似。“饮食紊乱和广义自闭症显然不是同一件事,但二者之间有一些方面却共同的,”来自伦敦精神病研究所(the Institute of Psychiatry )的Janet Treasure 提到。厌食症和自闭症显然不是同一件事,但二者之间有一些方面却是共同的。Treasure 已经发现厌食症和对细节的极度关注,僵化的思维习惯有关,这点和ASD很相似。
为了进行深入研究,Treasure所在的小组使用了神经心理测试(neuropsychological tests)在两组女性,每组42人,一组有厌食症,一组没有中,测试连贯凝聚能力(central coherence),这是一种全局和细节兼顾的能力。厌食症的女性连贯凝聚能力较差,偏爱细节而非全局(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ating Disorders, vol 41, p 143).
在另一个独立实验中,Treasure和她的同事发现45%厌食症患者或神经性贪食患者与10%的健康人群相比,有定势转换(set shifting),针对变化的目标修改行为习惯的问题。
这种专注的思考可能是个优点,但是当思考过度,就会产生严重的后。比方说 Treasure ,思考过度的结果就是她拒绝参加了这月早前在Brighton由British Psychological Society 主持的会议。
在另一系列的研究中, Treasure所在的小组和另外一位也是精神病研究所的Kate Tchanturia比较分析了22位厌食症女性患者和45位健康女性在同情心,系统化思维能力以及其它方面的异同。得出的结论是,尽管厌食症女性患者和健康女性在同情心与系统化思维能力方面并没有较大差异,但是在自闭症方面的分析显示她们的社交能力较差,而且更注重细节(British Journal of Clinical Psychology, DOI: 10.1348/014466507x272475).
英国剑桥自闭症研究中心(the Autism Research Centre)的Simon Baron-Cohen也做了类似的研究,他在厌食症成年患者和健康成年人间作对比试验,以确认是否前者的自闭症特点是否异常,而此前他就怀疑其中的某些人确实患有未经确诊的亚斯伯格综合症(Asperger's syndrome)。“我们已经弄清楚了亚斯伯格综合症在男性中的比例更高一些,”他提到,“但现在的问题是女性中的亚斯伯格综合症会有不同的表现形式,这样便能解释其中一部分患有厌食症女性的病历来源了。”
如果这是事实的话,这就为治疗厌食症揭示了新的重要途径。“‘饮食紊乱’的主治医生以及病人都会更加注意厌食症患者的社交能力”, Baron-Cohen补充道,同时他也将增重列为了一个重要的指标。
----Tchanturia正在30位厌食症患者中做一项研究,内容是使用认知矫正治疗(cognitive remediation therapy ,CRT)法鼓励患者灵活思考,全盘性地考虑问题。CRT的内容包括,让患者总结数页内容的练习,以期达到更注重主旨,而非细节的目的。“我们更注重的是如何思考,而非思考的内容,”Tchanturia指出CRT的作用。
这个治疗方法已经初见成效-早前参与研究的19位厌食症患者,17位声称CRT治疗方法帮助她们改善了自己的思维习惯-但尽管如此,评价此种方法在长期厌食症患者中治疗的有效性还为时过早。“他们已经发现治疗可以改善自身完美主义的倾向,同时更为全盘地考虑问题,”Tchanturia解释道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ating Disorders, DOI: 0.1002/eat.20536).
温室气体可以变成清洁燃料
原文:by Rachel Nowak 将温室气体转化为清洁的燃料可以带来两个好处,钱就是其一。这也就是为什么新加坡的生物工程及纳米科技研究小组(Institute of Bioengineering and Nanotechnology)(Angewandte Chemie International Edition, DOI: 10.1002/anie.200806058)开发出一种在室温条件下将二氧化碳转化为甲烷方法背后的想法。
二氧化碳分子非常的稳定,所以通常将其转化为甲烷的过程需要高温和高压。他们还使用包含金属离子的催化剂。“我们的催化剂没有毒,但却可以在室温条件下剧烈反应,”研究小组负责人Jackie Ying说道。
Ying所在小组使用的是一种被称为N-heterocyclic carbene (NHC)的单质(译注:单一元素构成的化学物质)。NHC加快反应速率的奥秘尚不确定,但有迹象表明它能改变CO2分子的形状,这种激活的方式让水和碳更易形成价键,项目组成员Yugen Zhang补充道。
催化剂也许能够有助于从氢硅烷(hydrosilane)分子中分离出氢气,而这就是为什么这个全新的过程会产生出氢气。氢硅烷是一种昂贵的化学物质,通常被用于制造计算机芯片,因而,这个小组还想找出一种更为廉价的制备氢气的方法。
战乱国家偏爱阳刚领导人
原文by Linda Geddes 好的领导人,标志可能刻在脸上,但能否当选,却得看国家状态。
面部特征是否影响我们对领导人的选择?带着这个问题,英国肯特大学的Brian Spisak 和Mark Van Vugt,处理了一些男性和女性的电脑图像,使他们看起来更为阳刚或柔弱。
接受调查的118位志愿者,要求根据设想的下列情形,选出一位领导人:处于战争状态;当维持各族群间的和平尤显重要时;转型期;自然灾害后维持稳定;以及处于内战危险中。研究者还处理了那些男性和女性面部,使他们看起来更老或更年轻,然后依同样的情形,要求145位志愿者选择一位领导人。
结果发现,处于战时,志愿者们更喜欢阳刚或年长的面孔;当维持族群内部和平处于优先位置时,他们却选择柔弱的面孔。好玩的是,这种选择和性别无关,比如战时选择看起来阳刚的妇女,而不是那些显得柔弱的男性,反之亦然。这表明,传统上对男性和女性的分类,线索并非我们所想的那样关联。
以前的研究暗示,选民在战时更青睐看起来阳刚的领导人,因为这种面部与统治和决策品质相关。普林斯顿大学的Alexander Todorov说,这项研究的新意在于,本质上和性别相关的阳刚或柔弱,即便混淆性别,还是会影响选民决定。
Spisak相信,最近的美国总统选举中,虽然其他因素作用明显,但脸部特征仍可能起到一定作用。奥巴马显得年轻,而且他坚持传达变革和转型的讯息。如果麦凯恩能够表达更强更一致的战争讯息,也许,他会多些胜算。
病毒可以对付耐抗生素的超级细菌
原文by Catherine de Lange 细菌的麻烦在于,它们可以进化出抗生素耐受性。要么分泌降解酶,要么靠特别的泵将抗生素泵出细胞。抗生素耐受性妨碍了一些常见疾病的治疗,如肺炎、沙门氏菌病和肺结核,因此,这已成为一个日益严重的公众健康问题。在东欧,噬菌体被常规地用于感染治疗,但是缺乏规范和管理。现在,首例成功的噬菌体临床试验,证明其可以作为对付抗生素耐受性细菌的武器。
铜绿假单胞菌能引起耳部感染,它可以形成一层由糖类和蛋白质组成的生物膜,将其自身包裹。结果,其抗生素耐受性要比同种的那些非生物膜细菌高上千倍。
现在,单剂量的噬细胞体-PA,含有一种选择性侵染铜绿假单胞菌的病毒,已经成功地用于耐抗生素的耳部感染者的治疗。治疗的核心成分就是噬菌体病毒。这些“食菌者”能够分解生物膜,破坏目标细胞,而不伤害体内其它的有益细菌。
伦敦大学学院耳研究所的Andrew Wright及其同事,研究了24位严重耳部感染患者。一半的志愿者接受噬细胞体-PA治疗,另一半则接受安慰剂治疗。在噬菌体处理组,耳朵中的靶标细菌数量显著降低;而安慰剂处理组则没有显著降低。六周试验结束时,噬菌体治疗的3位病人已经清除感染。
噬菌体治疗有一些其他的优势。单剂量使用就可以,不易产生抗性。传统上使用的抗生素,可能还会损害听力,因为它会破坏耳朵内部进用于声音传输的绒毛。
参与试验的Harper正和美国军方合作,调查类似的噬菌体是否可用于治疗伤口感染,并为囊性纤维化的肺感染病人发展一种气溶胶治疗法。伦敦医学院的微生物学家Lucinda Hall指出,这往前迈出了重要一步,但他同时提醒,细菌也可能对这种治疗产生抗性。
“隐形光子”通过地球发送秘密电子邮件
原文 Jon Cartwright 如果向地面照射激光,光去了哪里?作适当的准备,一些光可能会出在地球的另一面。这种效应可以被利用来穿过大地传递秘密信息。
位于汉堡的德国电子同步加速器实验室的Andreas Ringwald及其同事研究了“隐形光子”这种假设粒子存在的可能性后,得出了上面的结论。Ringwald 说“如果这些粒子存在,那么我们就能用它来通讯,这很简单。”
隐形光子是一类由粒子物理标准模型的扩展模型——超对称理论预言存在的粒子。不像平常的光子,隐形光子具有微小的质量,而且是不可见的,因为它们不与常规物质中的带电粒子作用。这意味着隐形光子会不受影响的轻松穿过哪怕最致密的物质。
真空是唯一能找出隐形光子的地方,在那它们有时会“摇摆”成为平常的光子,已经有实验搜寻这种效应:想法是给一面置于真空的墙体照射激光,看是否有光子通过转化成它们对应的隐形光子穿越到另一面并变回普通光子。依据Ringwald的团队,如果这些试验成功,按比例增加仪器就可能让隐形光子成为信号载体,并且“墙体”可延伸为任一段陆地或水域。
利用“隐形光子”通讯的优点是除非某人有合适的设备并正好在光传播路线上,不然将无法偷听。另外,隐形光子也能传播信息到无线电信号无法到达的地方,像月球的背面。
伦敦玛丽皇后大学的物理学家Doug Shaw认为把跨越大距离的发送机和接收机组织起来将是个“技术挑战”,但在原则上是可行的。然而伦敦国王学院的物理学家Malcolm Fairbairn指出地球直径超过12,700公里,信号容量将只有每秒1比特。“这样的速度下个MP3文件可能得将近1年,所以我没有把握谁会用它。”
暗物质“撕裂”早期宇宙
原文 by Marcus Chown 大约宇宙大爆炸10亿年之后,我们宇宙发生了再电离,氢原子被“撕裂”成电子和质子。然而这一现象是什么造成的却始终是一个谜,现在科学家发现,暗物质是一个可能的原因。大部分天文学家猜测像氢原子这样中性原子的再电离是由于第一代恒星造成的。没有天文望远镜可以远到观测恒星诞生初期的景象,但人们猜测这些恒星是极为巨大的,而其发出的强烈紫外射线则造成了原子的电离。
然而巴达维亚费米实验室的Dan Hooper和Alexander Belikov则认为占宇宙总质量85%的暗物质会是造成宇宙再电离的原因。暗物质被认为是由一种大质量粒子组成的,当它们碰撞时,会发生湮灭,同时释放出射线。
当暗物质由于早期宇宙的重力聚集在一起时,一些暗物质会发生湮灭,从而产生高能的伽玛射线。每一束伽玛射线都回电离一个氢原子中的电子,然后这一被电离的电子又会撞击另一原子,使其被电离,如此继续下去。Hooper预计每一个伽玛射线光子可以重电离1000个氢原子,这一机理可以很好的解释整个宇宙的再电离。
然而,利用未知的暗物质理论来解释宇宙重新离子化遭致很多人的质疑。“我们还没有证据证明暗物质曾经发生过湮灭,”马里兰戈达德空间飞行中心的Charles Bennett说,他同时也是NASA威尔金森微波各向异性探测器(Wilkinson Microwave Anisotropy Probe,简称WMAP是美国宇航局的人造卫星,目的是探测宇宙中大爆炸后残留的微波背景辐射)的主要负责人:“我并不是说这一理论是错误的,只是让我立刻就接受它有点勉强。”
Hooper说欧洲空间机构将要实施的普朗克计划(WMAP的取代者)将会用于研究再电离过程。“暗物质电离宇宙的时间标志将和恒星形成造成的离子化有所不同。”
科学家发现有脚的海豹化石
原文 by Bob Holmes人们已经知道海豹和海狮这类鳍足类的动物是由陆地动物进化而来的,和熊及鼬鼠之类的动物有紧密的联系。然而连接这些鳍足类动物和它们陆生祖先之间的物种化石却非常之少。
这一空白可能被科学家在加拿大北极圈内发现的水獭状小型化石所填补,这一最新的化学证据由加拿大自然博物馆的Natalia Rybczynski和她的同事们发现,她们将这一在德文岛的淡水沉积物中发现的化石命名为Puijila Dawini。Puijila的牙齿和骨骼结构表明这是一种原始鳍足类,然而却没有鳍足,取而代之的是长且有蹼的足,和现代巨型河獭相类似。
科学家推测这一种群大致生活在2100至2400万年前,那时的北极比现在温暖的多。但是湖面在冬天可能仍会结冰,所以这种动物可能会上陆地觅食,就像今天的水獭一样。事实上,食物的诱惑可能使得它们的生活习性向海洋迁移,直至形成了今天北极地区的鳍足类动物。
-----------------------------------------------------------------------------------------------------------------------------
[新科科举] 上期回顾
上期的题目并不是很难,很多人都给出了答案。当然更多的人认为我题目描述的有问题,如果我翻译的不好的地方,还是希望大家多包涵。
答案是9°。其实答案很好算的,看了旁边这个图应该就清楚了。随便假设个六边形变长为a,然后所有角度都知道,横向纵向跨度有多少就可以读出,角度也就自然可以得到了。相信大家很多人都看过答案了,有热心的朋友,上网搜索到了标准答案。这样就失去了自己做着玩的意义啊。所以小易不鼓励大家都上网搜答案去,如果大家都这样了,那小易就没什么好混的了,呵呵。。。。
由于本期小易没有找到有意思的题目,所以很抱歉,本期科举为猪流感疫情(厚颜无耻的说话)暂停一次,以后会有有趣的题目奉上。
<p>本文作者:小易</p><p><img class="alignleft" src="http://www.newscientist.com/data/images/ns/covers/20090425.jpg" alt="" width="150" height="197" />新一期[新科学家导读]又和大家见面了。</p> <p>厌食和自闭型思考有关 小睿 译<br /> 温室气体可以变成清洁燃料 小睿 译<br /> 战乱国家偏爱阳刚领导人 小刘老师 译<br /> 病毒可以对付耐抗生素的超级细菌 小刘老师 译<br /> “隐形光子”通过地球发送秘密电子邮件 念子 译<br /> 暗物质“撕裂”早期宇宙 晓翔 译<br /> 科学家发现有脚的海豹化石 晓翔 译</p> <p>Jess 韩晶晶 校对 小易编辑<span id="more-13633"></span></p> <hr /> <h3><img class="alignleft" src="http://www.newscientist.com/data/images/ns/cms/mg20227054.900/mg20227054.900-1_300.jpg" alt="" width="300" height="453" />厌食和自闭型思考有关</h3> <p><span style="FONT-SIZE: 9.5pt; COLOR: black; FONT-FAMILY: Arial; mso-font-kerning: 0pt; mso-ansi-language: EN" lang="EN"><a href="http://www.newscientist.com/article/mg20227054.900-anorexia-linked-to-autistic-thinking.html"><span style="COLOR: black; FONT-FAMILY: 宋体; TEXT-DECORATION: none; mso-ascii-font-family: Arial; mso-hansi-font-family: Arial; text-underline: none" lang="EN-US">原文</span></a></span>:by <a href="http://www.newscientist.com/search?rbauthors=Linda+Geddes">Linda Geddes</a> 最近对于厌食症和广义自闭症间联系的一系列研究进展有助于找出有效治疗饮食紊乱的新方法。</p> <p style="MARGIN: 0cm 0cm 0pt; mso-pagination: widow-orphan; mso-margin-top-alt: auto; mso-margin-bottom-alt: auto">心理健康专家正试图将那些患有厌食症人群的大脑练得更加的开通,让他们既能顾大体,也能识小节。通过这样做,他们期望病人不再为体重和卡路里而牵肠挂肚, 能将眼界放开,轻装上阵在较长的时间里解决饮食紊乱,短时间增重的问题。</p> <p style="MARGIN: 0cm 0cm 0pt; mso-pagination: widow-orphan; mso-margin-top-alt: auto; mso-margin-bottom-alt: auto"> </p> <p style="MARGIN: 0cm 0cm 0pt; mso-pagination: widow-orphan; mso-margin-top-alt: auto; mso-margin-bottom-alt: auto">上个月,国际饮食紊乱研究会发表的一篇文章,指出诸如厌食和神经性贪食的饮食紊乱(eating disorders ,EDs)需要和其它例如精神性分裂(schizophrenia), 双相型障碍(bipolar disorder) 以及强迫症(obsessive compulsive disorder (OCD))等生理性精神病在临床治疗上应予以同样的重视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ating Disorders, <a href="http://dx.doi.org/10.1002/eat.20589">DOI: 10.1002/eat.20589</a>).。其它小组甚至是要求应将厌食症和广义自闭症(<a href="http://www.newscientist.com/article/mg18725121.900-the-autism-epidemic-that-never-was.html">autism spectrum disorders</a>,ASD)列入到同一个诊断类型中。</p> <p style="MARGIN: 0cm 0cm 0pt; mso-pagination: widow-orphan; mso-margin-top-alt: auto; mso-margin-bottom-alt: auto"> </p> <p style="MARGIN: 0cm 0cm 0pt; mso-pagination: widow-orphan; mso-margin-top-alt: auto; mso-margin-bottom-alt: auto">这样做的主要原因是对于饮食紊乱的生物基础认识的不断加深。双胞胎研究表明53%到80%的饮食紊乱来自基因。而现有的证据显示自闭症患者在认知方面和ASD患者很相似。“饮食紊乱和广义自闭症显然不是同一件事,但二者之间有一些方面却共同的,”来自伦敦精神病研究所(the Institute of Psychiatry )的Janet Treasure 提到。厌食症和自闭症显然不是同一件事,但二者之间有一些方面却是共同的。Treasure 已经发现厌食症和对细节的极度关注,僵化的思维习惯有关,这点和ASD很相似。</p> <p style="MARGIN: 0cm 0cm 0pt; mso-pagination: widow-orphan; mso-margin-top-alt: auto; mso-margin-bottom-alt: auto"> </p> <p style="MARGIN: 0cm 0cm 0pt; mso-pagination: widow-orphan; mso-margin-top-alt: auto; mso-margin-bottom-alt: auto">为了进行深入研究,Treasure所在的小组使用了神经心理测试(neuropsychological tests)在两组女性,每组42人,一组有厌食症,一组没有中,测试连贯凝聚能力(central coherence),这是一种全局和细节兼顾的能力。厌食症的女性连贯凝聚能力较差,偏爱细节而非全局(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ating Disorders, vol 41, p 143).</p> <p style="MARGIN: 0cm 0cm 0pt; mso-pagination: widow-orphan; mso-margin-top-alt: auto; mso-margin-bottom-alt: auto"> </p> <p style="MARGIN: 0cm 0cm 0pt; mso-pagination: widow-orphan; mso-margin-top-alt: auto; mso-margin-bottom-alt: auto">在另一个独立实验中,Treasure和她的同事发现45%厌食症患者或神经性贪食患者与10%的健康人群相比,有定势转换(set shifting),针对变化的目标修改行为习惯的问题。</p> <p class="MsoNormal" style="MARGIN: 0cm 0cm 0pt; mso-pagination: widow-orphan; mso-margin-top-alt: auto; mso-margin-bottom-alt: auto"> </p> <p style="MARGIN: 0cm 0cm 0pt; mso-pagination: widow-orphan; mso-margin-top-alt: auto; mso-margin-bottom-alt: auto">这种专注的思考可能是个优点,但是当思考过度,就会产生严重的后。比方说 Treasure ,思考过度的结果就是她拒绝参加了这月早前在Brighton由<a href="http://www.bps.org.uk/">British Psychological Society</a> 主持的会议。</p> <p style="MARGIN: 0cm 0cm 0pt; mso-pagination: widow-orphan; mso-margin-top-alt: auto; mso-margin-bottom-alt: auto"> </p> <p style="MARGIN: 0cm 0cm 0pt; mso-pagination: widow-orphan; mso-margin-top-alt: auto; mso-margin-bottom-alt: auto">在另一系列的研究中, Treasure所在的小组和另外一位也是精神病研究所的Kate Tchanturia比较分析了22位厌食症女性患者和45位健康女性在同情心,系统化思维能力以及其它方面的异同。得出的结论是,尽管厌食症女性患者和健康女性在同情心与系统化思维能力方面并没有较大差异,但是在自闭症方面的分析显示她们的社交能力较差,而且更注重细节(British Journal of Clinical Psychology, <a href="http://dx.doi.org/10.1348/014466507x272475">DOI: 10.1348/014466507x272475</a>).</p> <p style="MARGIN: 0cm 0cm 0pt; mso-pagination: widow-orphan; mso-margin-top-alt: auto; mso-margin-bottom-alt: auto"> </p> <p style="MARGIN: 0cm 0cm 0pt; mso-pagination: widow-orphan; mso-margin-top-alt: auto; mso-margin-bottom-alt: auto">英国剑桥自闭症研究中心(the Autism Research Centre)的Simon Baron-Cohen也做了类似的研究,他在厌食症成年患者和健康成年人间作对比试验,以确认是否前者的自闭症特点是否异常,而此前他就怀疑其中的某些人确实患有未经确诊的亚斯伯格综合症(Asperger's syndrome)。“我们已经弄清楚了亚斯伯格综合症在男性中的比例更高一些,”他提到,“但现在的问题是女性中的亚斯伯格综合症会有不同的表现形式,这样便能解释其中一部分患有厌食症女性的病历来源了。”</p> <p style="MARGIN: 0cm 0cm 0pt; mso-pagination: widow-orphan; mso-margin-top-alt: auto; mso-margin-bottom-alt: auto"> </p> <p style="MARGIN: 0cm 0cm 0pt; mso-pagination: widow-orphan">如果这是事实的话,这就为治疗厌食症揭示了新的重要途径。“‘饮食紊乱’的主治医生以及病人都会更加注意厌食症患者的社交能力”, Baron-Cohen补充道,同时他也将增重列为了一个重要的指标。</p> <p class="MsoNormal" style="MARGIN: 0cm 0cm 0pt; mso-pagination: widow-orphan"> </p> <p style="MARGIN: 0cm 0cm 0pt; mso-pagination: widow-orphan">----Tchanturia正在30位厌食症患者中做一项研究,内容是使用认知矫正治疗(<a href="http://www.newscientist.com/article/mg20227044.600-mind-gym-helps-people-live-with-schizophrenia.html">cognitive remediation therapy</a> ,CRT)法鼓励患者灵活思考,全盘性地考虑问题。CRT的内容包括,让患者总结数页内容的练习,以期达到更注重主旨,而非细节的目的。“我们更注重的是如何思考,而非思考的内容,”Tchanturia指出CRT的作用。</p> <p class="MsoNormal" style="MARGIN: 0cm 0cm 0pt; mso-pagination: widow-orphan"> </p> <p style="MARGIN: 0cm 0cm 0pt; mso-pagination: widow-orphan">这个治疗方法已经初见成效-早前参与研究的19位厌食症患者,17位声称CRT治疗方法帮助她们改善了自己的思维习惯-但尽管如此,评价此种方法在长期厌食症患者中治疗的有效性还为时过早。“他们已经发现治疗可以改善自身完美主义的倾向,同时更为全盘地考虑问题,”Tchanturia解释道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ating Disorders, <a href="http://dx.doi.org/10.1002/eat.20536">DOI: </a>0.1002/eat.20536).</p> <p style="MARGIN: 0cm 0cm 0pt; mso-pagination: widow-orphan"> </p> <p style="MARGIN: 0cm 0cm 0pt; mso-pagination: widow-orphan"> </p> <h3>温室气体可以变成清洁燃料</h3> <p class="MsoNormal" style="margin: 0cm 0cm 0pt; mso-pagination: widow-orphan;"> </p> <p style="margin: 0cm 0cm 0pt; mso-pagination: widow-orphan;"><span style="font-size: 9.5pt; color: black; font-family: Arial; mso-font-kerning: 0pt; mso-ansi-language: EN;" lang="EN"><a href="http://www.newscientist.com/article/mg20227054.300-greenhouse-gas-cou..."><span style="font-family: 宋体; text-decoration: none; mso-ascii-font-family: Arial; mso-hansi-font-family: Arial; text-underline: none;" lang="EN-US">原文</span></a></span>:by <a href="http://www.newscientist.com/search?rbauthors=Rachel+Nowak">Rachel Nowak</a> 将温室气体转化为清洁的燃料可以带来两个好处,钱就是其一。这也就是为什么新加坡的生物工程及纳米科技研究小组(<a href="http://www.ibn.a-star.edu.sg/">Institute of Bioengineering and Nanotechnology</a>)(<a href="http://www3.interscience.wiley.com/journal/122295517/abstract?CRETRY=1&SRETRY=0">Angewandte Chemie International Edition, DOI: 10.1002/anie.200806058</a>)开发出一种在室温条件下将二氧化碳转化为甲烷方法背后的想法。</p> <p class="MsoNormal" style="margin: 0cm 0cm 0pt; mso-pagination: widow-orphan;"> </p> <p style="margin: 0cm 0cm 0pt; mso-pagination: widow-orphan;">二氧化碳分子非常的稳定,所以通常将其转化为甲烷的过程需要高温和高压。他们还使用包含金属离子的催化剂。“我们的催化剂没有毒,但却可以在室温条件下剧烈反应,”研究小组负责人Jackie Ying说道。</p> <p class="MsoNormal" style="margin: 0cm 0cm 0pt; mso-pagination: widow-orphan;"> </p> <p style="margin: 0cm 0cm 0pt; mso-pagination: widow-orphan;">Ying所在小组使用的是一种被称为N-heterocyclic carbene (NHC)的单质(译注:单一元素构成的化学物质)。NHC加快反应速率的奥秘尚不确定,但有迹象表明它能改变CO2分子的形状,这种激活的方式让水和碳更易形成价键,项目组成员Yugen Zhang补充道。</p> <p class="MsoNormal" style="margin: 0cm 0cm 0pt; mso-pagination: widow-orphan;"> </p> <p style="margin: 0cm 0cm 0pt; mso-pagination: widow-orphan;">催化剂也许能够有助于从氢硅烷(hydrosilane)分子中分离出氢气,而这就是为什么这个全新的过程会产生出氢气。氢硅烷是一种昂贵的化学物质,通常被用于制造计算机芯片,因而,这个小组还想找出一种更为廉价的制备氢气的方法。</p> <p style="MARGIN: 0cm 0cm 0pt; mso-pagination: widow-orphan"> </p> <p style="MARGIN: 0cm 0cm 0pt; mso-pagination: widow-orphan"> </p> <h3><img class="alignleft" src="http://media-files.gather.com/images/d463/d794/d744/d224/d96/f3/full.jpg" alt="" width="284" height="288" />战乱国家偏爱阳刚领导人</h3> <p style="margin: 0cm 0cm 0pt; text-align: left; mso-pagination: widow-orphan; mso-margin-top-alt: auto; mso-margin-bottom-alt: auto; mso-outline-level: 1;" align="left"> </p> <p class="MsoNormal" style="margin: 0cm 0cm 0pt; text-align: left; mso-pagination: widow-orphan; mso-margin-top-alt: auto; mso-margin-bottom-alt: auto; mso-outline-level: 1;" align="left"><span style="font-size: 12pt; font-family: 宋体; mso-bidi-font-family: 宋体; mso-font-kerning: 18.0pt;" lang="EN-US"><a href="http://www.newscientist.com/article/mg20227054.600-wartorn-countries-prefer-masculine-leaders.html">原文</a></span>by <a href="http://www.newscientist.com/search?rbauthors=Linda+Geddes">Linda Geddes</a> 好的领导人,标志可能刻在脸上,但能否当选,却得看国家状态。</p> <p class="MsoNormal" style="margin: 0cm 0cm 0pt; text-align: left; mso-pagination: widow-orphan; mso-margin-top-alt: auto; mso-margin-bottom-alt: auto; mso-outline-level: 1;" align="left"> </p> <p class="MsoNormal" style="margin: 0cm 0cm 0pt; text-align: left; mso-pagination: widow-orphan; mso-margin-top-alt: auto; mso-margin-bottom-alt: auto;" align="left">面部特征是否影响我们对领导人的选择?带着这个问题,英国肯特大学的Brian Spisak 和Mark Van Vugt,处理了一些男性和女性的电脑图像,使他们看起来更为阳刚或柔弱。</p> <p class="MsoNormal" style="margin: 0cm 0cm 0pt; text-align: left; mso-pagination: widow-orphan; mso-margin-top-alt: auto; mso-margin-bottom-alt: auto;" align="left"> </p> <p class="MsoNormal" style="margin: 0cm 0cm 0pt; text-align: left; mso-pagination: widow-orphan; mso-margin-top-alt: auto; mso-margin-bottom-alt: auto;" align="left">接受调查的118位志愿者,要求根据设想的下列情形,选出一位领导人:处于战争状态;当维持各族群间的和平尤显重要时;转型期;自然灾害后维持稳定;以及处于内战危险中。研究者还处理了那些男性和女性面部,使他们看起来更老或更年轻,然后依同样的情形,要求145位志愿者选择一位领导人。</p> <p class="MsoNormal" style="margin: 0cm 0cm 0pt; text-align: left; mso-pagination: widow-orphan; mso-margin-top-alt: auto; mso-margin-bottom-alt: auto;" align="left"> </p> <p class="MsoNormal" style="margin: 0cm 0cm 0pt; text-align: left; mso-pagination: widow-orphan; mso-margin-top-alt: auto; mso-margin-bottom-alt: auto;" align="left">结果发现,处于战时,志愿者们更喜欢阳刚或年长的面孔;当维持族群内部和平处于优先位置时,他们却选择柔弱的面孔。好玩的是,这种选择和性别无关,比如战时选择看起来阳刚的妇女,而不是那些显得柔弱的男性,反之亦然。这表明,传统上对男性和女性的分类,线索并非我们所想的那样关联。</p> <p class="MsoNormal" style="margin: 0cm 0cm 0pt; text-align: left; mso-pagination: widow-orphan; mso-margin-top-alt: auto; mso-margin-bottom-alt: auto;" align="left"> </p> <p class="MsoNormal" style="margin: 0cm 0cm 0pt; text-align: left; mso-pagination: widow-orphan; mso-margin-top-alt: auto; mso-margin-bottom-alt: auto;" align="left">以前的研究暗示,选民在战时更青睐看起来阳刚的领导人,因为这种面部与统治和决策品质相关。普林斯顿大学的Alexander Todorov说,这项研究的新意在于,本质上和性别相关的阳刚或柔弱,即便混淆性别,还是会影响选民决定。</p> <p style="MARGIN: 0cm 0cm 0pt; mso-pagination: widow-orphan">Spisak相信,最近的美国总统选举中,虽然其他因素作用明显,但脸部特征仍可能起到一定作用。奥巴马显得年轻,而且他坚持传达变革和转型的讯息。如果麦凯恩能够表达更强更一致的战争讯息,也许,他会多些胜算。</p> <p style="MARGIN: 0cm 0cm 0pt; mso-pagination: widow-orphan"> </p> <p style="MARGIN: 0cm 0cm 0pt; mso-pagination: widow-orphan"> </p> <h3 class="MsoNormal"><img class="alignleft" src="http://www.newscientist.com/data/images/ns/cms/mg20227054.500/mg20227054.500-1_300.jpg" alt="" width="300" height="387" />病毒可以对付耐抗生素的超级细菌</h3> <p class="MsoNormal" style="margin: 0cm 0cm 0pt; text-align: left; mso-pagination: widow-orphan; mso-margin-top-alt: auto; mso-margin-bottom-alt: auto; mso-outline-level: 1;" align="left"> </p> <p class="MsoNormal" style="margin: 0cm 0cm 0pt; text-align: left; mso-pagination: widow-orphan; mso-margin-top-alt: auto; mso-margin-bottom-alt: auto;" align="left"><span style="font-size: 12pt; font-family: 宋体; mso-bidi-font-family: 宋体; mso-font-kerning: 0pt;" lang="EN-US"><a href="http://www.newscientist.com/article/mg20227054.500-viruses-could-kill-superbugs-that-antibiotics-cant.html">原文</a>by <a href="http://www.newscientist.com/search?rbauthors=Catherine+de+Lange">Catherine de Lange</a> </span>细菌的麻烦在于,它们可以进化出抗生素耐受性。要么分泌降解酶,要么靠特别的泵将抗生素泵出细胞。抗生素耐受性妨碍了一些常见疾病的治疗,如肺炎、沙门氏菌病和肺结核,因此,这已成为一个日益严重的公众健康问题。在东欧,噬菌体被常规地用于感染治疗,但是缺乏规范和管理。现在,首例成功的噬菌体临床试验,证明其可以作为对付抗生素耐受性细菌的武器。</p> <p class="MsoNormal" style="margin: 0cm 0cm 0pt; text-align: left; mso-pagination: widow-orphan; mso-margin-top-alt: auto; mso-margin-bottom-alt: auto;" align="left">铜绿假单胞菌能引起耳部感染,它可以形成一层由糖类和蛋白质组成的生物膜,将其自身包裹。结果,其抗生素耐受性要比同种的那些非生物膜细菌高上千倍。</p> <p class="MsoNormal" style="margin: 0cm 0cm 0pt; text-align: left; mso-pagination: widow-orphan; mso-margin-top-alt: auto; mso-margin-bottom-alt: auto;" align="left">现在,单剂量的噬细胞体-PA,含有一种选择性侵染铜绿假单胞菌的病毒,已经成功地用于耐抗生素的耳部感染者的治疗。治疗的核心成分就是噬菌体病毒。这些“食菌者”能够分解生物膜,破坏目标细胞,而不伤害体内其它的有益细菌。</p> <p class="MsoNormal" style="margin: 0cm 0cm 0pt; text-align: left; mso-pagination: widow-orphan; mso-margin-top-alt: auto; mso-margin-bottom-alt: auto;" align="left">伦敦大学学院耳研究所的Andrew Wright及其同事,研究了24位严重耳部感染患者。一半的志愿者接受噬细胞体-PA治疗,另一半则接受安慰剂治疗。在噬菌体处理组,耳朵中的靶标细菌数量显著降低;而安慰剂处理组则没有显著降低。六周试验结束时,噬菌体治疗的3位病人已经清除感染。</p> <p class="MsoNormal" style="margin: 0cm 0cm 0pt; text-align: left; mso-pagination: widow-orphan; mso-margin-top-alt: auto; mso-margin-bottom-alt: auto;" align="left">噬菌体治疗有一些其他的优势。单剂量使用就可以,不易产生抗性。传统上使用的抗生素,可能还会损害听力,因为它会破坏耳朵内部进用于声音传输的绒毛。</p> <p class="MsoNormal" style="margin: 0cm 0cm 0pt; text-align: left; mso-pagination: widow-orphan; mso-margin-top-alt: auto; mso-margin-bottom-alt: auto;" align="left">参与试验的Harper正和美国军方合作,调查类似的噬菌体是否可用于治疗伤口感染,并为囊性纤维化的肺感染病人发展一种气溶胶治疗法。伦敦医学院的微生物学家Lucinda Hall指出,这往前迈出了重要一步,但他同时提醒,细菌也可能对这种治疗产生抗性。</p> <p style="MARGIN: 0cm 0cm 0pt; mso-pagination: widow-orphan"> </p> <p style="MARGIN: 0cm 0cm 0pt; mso-pagination: widow-orphan"> </p> <h3>“隐形光子”通过地球发送秘密电子邮件</h3> <p style="margin: 15pt 0cm; text-align: left; mso-pagination: widow-orphan; mso-outline-level: 1;" align="left"><a href="http://www.newscientist.com/article/mg20227054.800-hidden-photons-to-send-secret-emails-through-earth.html">原文</a> <a href="http://www.newscientist.com/search?rbauthors=Jon+Cartwright">Jon Cartwright</a> 如果向地面照射激光,光去了哪里?作适当的准备,一些光可能会出在地球的另一面。这种效应可以被利用来穿过大地传递秘密信息。</p> <p style="margin: 0cm 15pt 15pt 0cm; line-height: 140%; text-align: left; mso-pagination: widow-orphan;" align="left">位于汉堡的德国电子同步加速器实验室的<a href="http://www.desy.de/ñringwald/" target="nsarticle">Andreas Ringwald</a>及其同事研究了“隐形光子”这种假设粒子存在的可能性后,得出了上面的结论。Ringwald 说“如果这些粒子存在,那么我们就能用它来通讯,这很简单。”</p> <p style="margin: 0cm 15pt 15pt 0cm; line-height: 140%; text-align: left; mso-pagination: widow-orphan;" align="left">隐形光子是一类由粒子物理标准模型的扩展模型——超对称理论预言存在的粒子。不像平常的光子,隐形光子具有微小的质量,而且是不可见的,因为它们不与常规物质中的带电粒子作用。这意味着隐形光子会不受影响的轻松穿过哪怕最致密的物质。</p> <p style="margin: 0cm 15pt 15pt 0cm; line-height: 140%; text-align: left; mso-pagination: widow-orphan;" align="left">真空是唯一能找出隐形光子的地方,在那它们有时会“摇摆”成为平常的光子,已经有实验搜寻这种效应:想法是给一面置于真空的墙体照射激光,看是否有光子通过转化成它们对应的隐形光子穿越到另一面并变回普通光子。依据Ringwald的团队,如果这些试验成功,按比例增加仪器就可能让隐形光子成为信号载体,并且“墙体”可延伸为任一段陆地或水域。</p> <p style="margin: 0cm 15pt 15pt 0cm; line-height: 140%; text-align: left; mso-pagination: widow-orphan;" align="left">利用“隐形光子”通讯的优点是除非某人有合适的设备并正好在光传播路线上,不然将无法偷听。另外,隐形光子也能传播信息到无线电信号无法到达的地方,像月球的背面。</p> <p style="margin: 0cm 15pt 15pt 0cm; line-height: 140%; text-align: left; mso-pagination: widow-orphan;" align="left">伦敦玛丽皇后大学的物理学家Doug Shaw认为把跨越大距离的发送机和接收机组织起来将是个“技术挑战”,但在原则上是可行的。然而伦敦国王学院的物理学家Malcolm Fairbairn指出地球直径超过12,700公里,信号容量将只有每秒1比特。“这样的速度下个MP3文件可能得将近1年,所以我没有把握谁会用它。”</p> <p style="margin: 0cm 15pt 15pt 0cm; line-height: 140%; text-align: left; mso-pagination: widow-orphan;" align="left"> </p> <h3>暗物质“撕裂”早期宇宙</h3> <p style="margin: 0cm 0cm 0pt;"> </p> <p class="MsoNormal" style="margin: 0cm 0cm 0pt;"><img class="alignnone" src="http://www.newscientist.com/data/images/archive/2705/27054201.jpg" alt="" width="538" height="310" /></p> <p class="MsoNormal" style="margin: 0cm 0cm 0pt;"> </p> <p class="MsoNormal" style="margin: 0cm 0cm 0pt;"><a href="http://www.newscientist.com/article/mg20227054.200-dark-matter-ripped-up-early-universe.html"><span style="font-family: 宋体; mso-ascii-font-family: 'Times New Roman'; mso-hansi-font-family: 'Times New Roman';" lang="EN-US">原文</span></a> by <a href="http://www.newscientist.com/search?rbauthors=Marcus+Chown">Marcus Chown</a> 大约宇宙大爆炸10亿年之后,我们宇宙发生了再电离,氢原子被“撕裂”成电子和质子。然而这一现象是什么造成的却始终是一个谜,现在科学家发现,暗物质是一个可能的原因。大部分天文学家猜测像氢原子这样中性原子的再电离是由于第一代恒星造成的。没有天文望远镜可以远到观测恒星诞生初期的景象,但人们猜测这些恒星是极为巨大的,而其发出的强烈紫外射线则造成了原子的电离。</p> <p class="MsoNormal" style="margin: 0cm 0cm 0pt;"> </p> <p style="margin: 0cm 0cm 0pt;">然而巴达维亚费米实验室的Dan Hooper和Alexander Belikov则认为占宇宙总质量85%的暗物质会是造成宇宙再电离的原因。暗物质被认为是由一种大质量粒子组成的,当它们碰撞时,会发生湮灭,同时释放出射线。</p> <p class="MsoNormal" style="margin: 0cm 0cm 0pt;"> </p> <p style="margin: 0cm 0cm 0pt;">当暗物质由于早期宇宙的重力聚集在一起时,一些暗物质会发生湮灭,从而产生高能的伽玛射线。每一束伽玛射线都回电离一个氢原子中的电子,然后这一被电离的电子又会撞击另一原子,使其被电离,如此继续下去。Hooper预计每一个伽玛射线光子可以重电离1000个氢原子,这一机理可以很好的解释整个宇宙的再电离。</p> <p class="MsoNormal" style="margin: 0cm 0cm 0pt;"> </p> <p style="margin: 0cm 0cm 0pt;">然而,利用未知的暗物质理论来解释宇宙重新离子化遭致很多人的质疑。“我们还没有证据证明暗物质曾经发生过湮灭,”马里兰戈达德空间飞行中心的Charles Bennett说,他同时也是NASA威尔金森微波各向异性探测器(Wilkinson Microwave Anisotropy Probe,简称WMAP是美国宇航局的人造卫星,目的是探测宇宙中大爆炸后残留的微波背景辐射)的主要负责人:“我并不是说这一理论是错误的,只是让我立刻就接受它有点勉强。”</p> <p class="MsoNormal" style="margin: 0cm 0cm 0pt;"> </p> <p style="MARGIN: 0cm 0cm 0pt; mso-pagination: widow-orphan">Hooper说欧洲空间机构将要实施的普朗克计划(WMAP的取代者)将会用于研究再电离过程。“暗物质电离宇宙的时间标志将和恒星形成造成的离子化有所不同。”</p> <p style="MARGIN: 0cm 0cm 0pt; mso-pagination: widow-orphan"> </p> <h3><img class="alignleft size-full wp-image-13638" src="http://songshuhui.net/wp-content/uploads/2009/05/e69caae591bde5908d.jpg" alt="e69caae591bde5908d" width="365" height="295" />科学家发现有脚的海豹化石</h3> <p style="margin: 0cm 0cm 0pt;"> </p> <p class="MsoNormal" style="margin: 0cm 0cm 0pt;"><a href="http://www.newscientist.com/article/mg20227054.700-fossil-seal-had-the-feet-of-an-otter.html"><span style="font-family: 宋体; mso-ascii-font-family: 'Times New Roman'; mso-hansi-font-family: 'Times New Roman';" lang="EN-US">原文</span></a> by <a href="http://www.newscientist.com/search?rbauthors=Bob+Holmes">Bob Holmes</a>人们已经知道海豹和海狮这类鳍足类的动物是由陆地动物进化而来的,和熊及鼬鼠之类的动物有紧密的联系。然而连接这些鳍足类动物和它们陆生祖先之间的物种化石却非常之少。</p> <p class="MsoNormal" style="margin: 0cm 0cm 0pt;"> </p> <p style="margin: 0cm 0cm 0pt;">这一空白可能被科学家在加拿大北极圈内发现的水獭状小型化石所填补,这一最新的化学证据由加拿大自然博物馆的Natalia Rybczynski和她的同事们发现,她们将这一在德文岛的淡水沉积物中发现的化石命名为Puijila Dawini。Puijila的牙齿和骨骼结构表明这是一种原始鳍足类,然而却没有鳍足,取而代之的是长且有蹼的足,和现代巨型河獭相类似。</p> <p class="MsoNormal" style="margin: 0cm 0cm 0pt;"> </p> <p style="margin: 0cm 0cm 0pt;">科学家推测这一种群大致生活在2100至2400万年前,那时的北极比现在温暖的多。但是湖面在冬天可能仍会结冰,所以这种动物可能会上陆地觅食,就像今天的水獭一样。事实上,食物的诱惑可能使得它们的生活习性向海洋迁移,直至形成了今天北极地区的鳍足类动物。</p> <p style="MARGIN: 0cm 0cm 0pt; mso-pagination: widow-orphan"> </p> <p style="MARGIN: 0cm 0cm 0pt; mso-pagination: widow-orphan">-----------------------------------------------------------------------------------------------------------------------------</p> <p style="MARGIN: 0cm 0cm 0pt; mso-pagination: widow-orphan"><img class="alignleft" src="http://www.newscientist.com/data/images/ns/cms/dn16870/dn16870-1_300.jpg" alt="" width="152" height="296" />[新科科举] 上期回顾</p> <p style="MARGIN: 0cm 0cm 0pt; mso-pagination: widow-orphan"> </p> <p style="MARGIN: 0cm 0cm 0pt; mso-pagination: widow-orphan">上期的题目并不是很难,很多人都给出了答案。当然更多的人认为我题目描述的有问题,如果我翻译的不好的地方,还是希望大家多包涵。</p> <p style="MARGIN: 0cm 0cm 0pt; mso-pagination: widow-orphan"> </p> <p style="MARGIN: 0cm 0cm 0pt; mso-pagination: widow-orphan">答案是9°。其实答案很好算的,看了旁边这个图应该就清楚了。随便假设个六边形变长为a,然后所有角度都知道,横向纵向跨度有多少就可以读出,角度也就自然可以得到了。相信大家很多人都看过答案了,有热心的朋友,上网搜索到了标准答案。这样就失去了自己做着玩的意义啊。所以小易不鼓励大家都上网搜答案去,如果大家都这样了,那小易就没什么好混的了,呵呵。。。。</p> <p style="MARGIN: 0cm 0cm 0pt; mso-pagination: widow-orphan"> </p> <p style="MARGIN: 0cm 0cm 0pt; mso-pagination: widow-orphan">由于本期小易没有找到有意思的题目,所以很抱歉,本期科举为猪流感疫情(厚颜无耻的说话)暂停一次,以后会有有趣的题目奉上。</p> <p style="MARGIN: 0cm 0cm 0pt; mso-pagination: widow-orphan"> </p> <p style="MARGIN: 0cm 0cm 0pt; mso-pagination: widow-orphan"> </p> <p style="MARGIN: 0cm 0cm 0pt; mso-pagination: widow-orphan"> </p>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