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一
“童话故事”

译者注:
1.特征向量是模式识别中常用的一种技术
2.非三维球面的流形,这里可能是指收缩到不在地球上了,意思是死掉。不过鉴于位置固定的理想地球也不是个3-sphere,所以我的理解可能是错的,这里为啥这么说还是有点迷糊,希望有人能给指点一下。
3.可归纳的白雪公主和N-1个小矮人是指数学归纳法。
4.lim(x,x->∞)头小猪应该是指普通的实数集,如果把无穷大也当作一个数来考虑的话,会发现它不满足实数的很多基本性质,所以这个故事到结尾,也就是x变成∞的时候会变得“有些奇怪”
5.金发姑娘和三只熊的故事里面金发姑娘分别在椅子、炖肉、床上都试了三次。每样都是第一次不合适,第二次在相反的一面不合适,第三次正合适,这个刚好和牛顿逼近法的规则很类似。
原作:xkcd
汉化:绿咸鱼
之二
尺规作图

译者注:
1.林德曼生日就是4月12日,1882年林德曼发表了关于π是一个超越数的证明。
2.《数学圈》这套丛书里有讲过一个数学家是如何孤独的小故事,说数学家们都得远涉重洋去参加数学家的集会才能找到谈话的对象。有个拓扑学家远行了上千公里去见另外一个拓扑学家,一见面就和那个人大谈特谈他最近的成果,但是另外那个拓扑学家听了半天也没明白怎么回事,最后打断他说:“我明白了,你是个组合拓扑学家,而我是个微分拓扑学家。”然后两人发现互相之间的都弄不懂对方在做什么研究。
原作:xkcd
汉化:绿咸鱼
<p>本文作者:科学松鼠会</p><a href="http://songshuhui.net/wp-content/uploads/2011/04/110417193313f98b22f53a556e_副本.png"><img class="size-full wp-image-52975 " title="110417193313f98b22f53a556e_副本" src="http://songshuhui.net/wp-content/uploads/2011/04/110417193313f98b22f53a556e_副本.png" alt=" " width="0" height="0" /></a> <h3 class="orangebg">之一<br /> “童话故事”</h3> <p><a href="http://songshuhui.net/wp-content/uploads/2011/04/110417193313f98b22f53a556e.png"><img class="alignnone size-large wp-image-52976" title="那个“金发姑娘发现牛顿逼近法”的故事几乎和原版的一样。(译注:金发姑娘说的是金发姑娘和三只熊的故事。)" src="http://songshuhui.net/wp-content/uploads/2011/04/110417193313f98b22f53a556e-600x321.png" alt="" width="600" height="321" /></a><br /> <span style="color: #ffffff;"><strong>译者注:</strong></span></p> <p style="padding-left: 30px;"><span style="color: #ffffff;">1.特征向量是模式识别中常用的一种技术</span></p> <p style="padding-left: 30px;"><span style="color: #ffffff;">2.非三维球面的流形,这里可能是指收缩到不在地球上了,意思是死掉。不过鉴于位置固定的理想地球也不是个3-sphere,所以我的理解可能是错的,这里为啥这么说还是有点迷糊,希望有人能给指点一下。</span></p> <p style="padding-left: 30px;"><span style="color: #ffffff;">3.可归纳的白雪公主和N-1个小矮人是指数学归纳法。</span></p> <p style="padding-left: 30px;"><span style="color: #ffffff;">4.lim(x,x->∞)头小猪应该是指普通的实数集,如果把无穷大也当作一个数来考虑的话,会发现它不满足实数的很多基本性质,所以这个故事到结尾,也就是x变成∞的时候会变得“有些奇怪”</span></p> <p style="padding-left: 30px;"><span style="color: #ffffff;">5.金发姑娘和三只熊的故事里面金发姑娘分别在椅子、炖肉、床上都试了三次。每样都是第一次不合适,第二次在相反的一面不合适,第三次正合适,这个刚好和牛顿逼近法的规则很类似。</span></p> <p>原作:<a href="http://xkcd.com/872/">xkcd</a></p> <p>汉化:绿咸鱼</p> <h3 class="orangebg">之二<br /> 尺规作图</h3> <p style="padding-left: 30px;"><a href="http://songshuhui.net/wp-content/uploads/2011/04/6e.png"><img class="alignnone size-full wp-image-52980" title="希腊人很早以前就提出了这个猜想。但是直到1882年4月12日,费迪南德·冯·林德曼才给出了确定的证明——他用尺规为自己构造了一个最盛大的生日宴会,但是压根就没人参加。" src="http://songshuhui.net/wp-content/uploads/2011/04/6e.png" alt="" width="346" height="323" /></a></p> <p><span style="color: #ffffff;"><strong>译者注:</strong></span></p> <p style="padding-left: 30px;"><span style="color: #ffffff;"> 1.林德曼生日就是4月12日,1882年林德曼发表了关于π是一个超越数的证明。</span></p> <p style="padding-left: 30px;"><span style="color: #ffffff;">2.《数学圈》这套丛书里有讲过一个数学家是如何孤独的小故事,说数学家们都得远涉重洋去参加数学家的集会才能找到谈话的对象。有个拓扑学家远行了上千公里去见另外一个拓扑学家,一见面就和那个人大谈特谈他最近的成果,但是另外那个拓扑学家听了半天也没明白怎么回事,最后打断他说:“我明白了,你是个组合拓扑学家,而我是个微分拓扑学家。”然后两人发现互相之间的都弄不懂对方在做什么研究。</span></p> <p>原作:<a href="http://xkcd.com/866/">xkcd</a><br /> 汉化:绿咸鱼</p>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