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y Lynn Zinser(纽约时报,New York Times),译by 桔子
(译者注:我还在美国,我怎么还没走……美国电视台这次有点小气,认为不划算于是没有任何电台买开幕式直播权。好在New York Times网页支持着一些长期名博,比如这个Lynn Zinser,就在开篇列出许多在线观看的方式,可惜我看到这篇文章的时候,他已经更新到中午12:14,开幕式结束了。顺便说一下,这位博主用的是美国东海岸时间,和中国时差正好是12小时,所以以下时间,虽是AM,但大家直接当PM看就好。美国平民眼里的开幕式,挺轻松挺有趣。上次写一氧化碳中毒,我很狡猾地将文章分类为“奥运”,结果被众松鼠拒绝接纳在奥运专栏,这次可是名正言顺的“奥运”,结果没有“科技”……)
北京——
12:14(注:美国东部时间,相当于北京时间8月9日凌晨0:14)收笔:从1996年至今,我的博客共关注过五场奥运。我永远难忘在1996年亚特兰大奥运会的开幕式上,拳王阿里点燃圣火那激动人心的感人时刻。但是在那次开幕式上,银色皮卡车后来还跑来了,同时那个圣火台长得实在太像麦当劳的薯条桶,而且后来的比赛也不是非常吸引人。
直到今日,让我最难以释怀的是悉尼那次。澳大利亚人独特的幽默方式和他们高贵优美的城市背景使得这场开幕式成为一幕非常绝妙的演出。
但是本次中国奥运开幕式太迷幻多彩了,让人们在每一分钟都能透过它更多窥探到这个巨大和曾经封闭的国家。最后的点燃圣火真酷,让人惊讶得下巴都掉下来了。用一个词概括就是:哇!
12:10 李宁被牵引线吊到天上,沿着上边沿,环鸟巢“飞奔”一周,视觉效果绝对震撼。以这最后一跑收尾的火炬传递整个历程中的图片在他身后的画卷上展现。
毫无疑问,这是点燃圣火台最惊心动魄的方式,真可与92年巴塞罗那“一箭射燃”相媲美,让所有观众为之震惊。
最后,仪式在漫天焰火中结束。
12:05 提问:如果谁能给鸟巢里的人一阵小风儿,他们肯定宁可用一个王国来交换。但是在这种情况下,中国国旗和奥林匹克旗怎么能晃得像遭了台风一样呢?
姚明的衣服都湿了。
火炬终于进来了。我们知道最后一棒是李宁,这家伙在1984年奥运会中赢得了三金二银一铜。这一年中国第一次派出整个代表团参赛。
李宁之前的七位火炬手是排球运动员孙晋芳、跆拳道明星陈中、羽毛球运动员张军、举重运动员占旭钢、体操运动员李小双、跳水女将高敏和射击运动员许海峰。
许海峰在84年洛杉矶奥运会的第一天为中国实现了奥运史上金牌零的突破。
11:41 领导讲话时间。此时段对主办国和现场观众可能比较有意义,但是对于我们,自然是洗手间时间。
代表中国的北京奥委会主席刘淇特别为国际奥委会在四川地震后给予的支持表达了感谢。最后他还用英语说:welcome to Beijing。
国际奥委会主席罗格也用中文回应:“祝福北京。”他还说,我希望此次奥运能够带给你们愉悦、希望和自豪。奥运属于你们。让它成为运动员的盛会吧。
接着,八位受人尊敬的中国运动员举着奥运旗绕场一周。这是最后点火前一段“意味深长的停顿”。
11:15 开幕式中最激动人心的两个时刻之一永远是主办国代表团出场,这次中国队的旗手绝对是所有国家旗手中最高的——这就是身高2米3的姚明。刚一看到中国国旗的影子,整个场馆就被欢呼声淹没了。
点燃主火炬的象征意义自然更大,但是其现场轰动效果绝对超不过代表队出场。
和姚明一起过来的是林浩,这小家伙在地震中救出了他的两个兄弟。他出现时姚明得弯腰握他的手,在这个篮球巨人旁边一站,他看着一点也不像9岁。
中国国旗绕场一周后有一阵挺吵的。
11:00 现在我们的时尚最烂奖诞生了:毫无疑问,荷兰!荷兰队员穿着灰西服,西服镶着白边,他们的灰白鞋子就像刚从保龄球馆出来的,还有桔黄色的领带。实在太让人痛苦了。
当所有人都被这一装束抓住了注意力,火炬台在鸟巢顶端现形了。它就像是用体育馆顶端贴着的皮卷起来的,就像是自然生长出来。它是一个红色的圆筒,中间灰色的心儿伸上去支撑火焰。
萨摩亚男人(还有女人)穿着带花儿的裙子。当然我没说这有什么不对劲儿的。
北朝鲜(或者改叫民主共和国),当这个名字从三个播音员嘴里被非常没有美感地念出来,中国观众热烈欢呼。
瑞士网球明星Roger Federer带领他们的队伍进场了,一大帮瑞士粉丝猛挥小旗。而当这位帅哥的脸在大屏幕上嫣然一笑时,又引起更大的亢奋。其他国家一些运动员甚至跑过来给他近距离照相。
更新1:我们刚把刘欢和莎拉布莱特曼的“You and Me”放到U-Tube上了,结果被删了。今天一直进行着非常有趣的“拔河比赛”,一面是开放的网络,另一面是电视广播,因为它们为此花了好多钱,要捍卫自己的放映权。
更新2:开幕式部分片段也被从U-Tube上被删掉了。
10:35 在篮球明星Manu Ginobili,身后,阿根廷队员在蜂拥而至的一大帮相机前摆出具有戏剧性的动作,接受照相。
他们身后,阿曼姑娘们穿着光灿灿的高跟鞋,赢得了今晚的最高鞋跟奖。
插播一句,中国啦啦队的小白裙们变得越来越彪悍,马拉松队员也没她们这么有耐力。
英国佬穿着白上衣来了,他们的队伍简直小得难以置信,尤其是当你想起他们竟然是下届奥运的主办国。
罗马尼亚运动员看起来真时髦,姑娘们穿着粉蓝色上衣和有着云朵图案的裙子。
现在上场的你肯定想不到的:挪威旗手是黑人女举重运动员Ruth Kasirye。
哈萨克斯坦队伍大的惊人,也许是因为女运动员们都穿了闪亮的桔黄色裙子而起到了放大效果。
迄今为止最大的队伍出场——俄国队由篮球运动员Andrei Kirilenko领头,穿着红白蓝色衣服。他们受到热烈欢迎,但欢迎声在美国队闪现出一小角即瞬间被欢迎美国的声音取代。
美国队员穿着海军蓝上衣白裤子,戴着白色贝雷帽,跟着喜气洋洋的Lopez Lomong从门洞里出来了。1500米中长跑运动员Lomong,早年是苏丹内战孤儿,现在成了美国代表队旗手的热门人选。真是一大队人马呀(现在看大,一会儿就被中国队超过去了),他们戴的帽子让人很难认清一个个运动员本身。但是以最高个儿Dwight Howard和LeBron James为首的那些篮球运动员还是鹤立鸡群。短跑明星Tyson Gay的笑容从他的贝雷帽下显露出来,他冲着人群热情招手。
10:05 由篮球队员Sarunas Jasikevicius举旗的立陶宛队裹着令人触目惊心的柠檬绿色球衣就出现了。
有几个国家的名字在解说员舌头上磕磕绊绊才被念好(实际上不是一条舌头而是三条,因为每个国家的名字都使用英、法、中三国语言念的),比如(冗长的)老挝人民民主共和国,还有前南斯拉夫的马其顿共和国。真的,某些市场开发人员是不是该瞅准机会出动了。
有些代表队看起来明显被热浪烤蔫儿了,西班牙队可不,他们穿着花里胡哨的黄红相间套装,冲观众舞着拉美的巴拿马帽。
咦,西班牙篮球球星Pau Gasol没挥,他用手机聊天呢。
在最后一分钟才由本国奥林匹克官员和世界奥委会正式成交允许加入奥运的伊拉克小队,受到中国人民热烈欢迎。
伊拉克之后的伊朗队阵容大多了,只有三个女运动员。不过其中一个还做了旗手,这就是划船选手Homa Hosseini。
可怜的匈牙利女运动员穿的裙子和夹克好像在红染料里搞脏了。
9:45 也许运动员进场部分最令人难以忘怀的就是那些领路和迎宾的中国小姑娘小伙子们。他们从运动员开始入场就一直鼓掌、挥手,跳来跳去。尽管酷热难耐(32度,62%湿度),他们的热情一点没减。
古巴,对于这么小的一个国家,他们的代表队总是大得惊人。他们穿着卡其布制服,之后是头戴七楞八叉草帽的布基纳法索运动员,还有戴着草头巾、举着长矛的布隆迪妇女。
他们能从安检眼皮底下溜过来真是个小小意外。
卢旺达男人们穿着斑马纹的长袍子。
9:30 在将近1小时的绝对奇观后,华丽褪去,运动员们登上了展现自己的舞台。正如以往,希腊奥运代表团开场,这是为了纪念他们开创了古代奥林匹克运动。中国会最后出来,以此表示对主办国的尊敬。美国队大约在共204国的中间位置。
希腊柔道运动员Ilias Iliadis举起第一面旗帜进入场地。
土耳其运动员身着明快的白制服,紧随其后是身着橄榄绿色的土库曼斯坦运动健将。
民族服装展示永远是最精彩的部分。穿着草裙的马歇尔群岛旗手Waylon Muller后边,厄瓜多尔运动员一身荧光黄色登场。
目前为止最大的团队是日本队。尽管是中国最主要的运动竞技对手,他们的出现仍被报以礼貌的掌声。后边的中国台北队一出现,人们则马上欢呼起来。
9:00 中国的文化、科技、惊人艺术和发明创造通过演员的人浪和壮丽的焰火完全呈现给了观众。仪式表演结束。
舞蹈演员用他们的手脚表现了中国传统书法和造纸术。接着是赞美活字印刷、长城、兵马俑、丝绸之路、海上丝绸之路和太空探索,所有表演都利用了让人眼花缭乱的移动舞台,还有演员顺着牵引线飞来飞去。
奥运旗帜随后会被八位受人爱戴的中国退役名将带出来,他们是:
获得过十三次世界羽毛球冠军的李玲蔚;三枚跳水金牌获得者熊倪;一度的世界蛙泳记录保持者穆祥雄;世界金牌射击手杨凌;获得过五次奥运速滑冠军的杨扬;曾经的世界跳高记录保持者郑凤荣;登山运动员潘多;乒乓球冠军和教练张燮林。
8:19 通过开幕式,你一下就能体会到中国奥运会宏大的规模。2008个汉子蜷缩在中国传统打击乐“缶”后边至少有半个小时,等待着节目的开始。
他们终于起立了——最尊贵的国家主席胡锦涛和国际奥委会主席罗格入座,缶乐队队员们的银色长袍映出他们脸上绽放的微笑(“呃……总算能站起来了”——这是我说的)。
观众将他们座椅旁边的小旗舞成波浪,仪式随着鸟巢顶端一周燃起焰火而正式开始。
乐手开始奏乐,他们的鼓在白灿灿的光下闪耀。观众席上跳动着红色的手绢。
这是奥运第一个激动人心的时刻。
而焰火的盛大表演这时候才刚刚开了个头儿呢。
6:30 在仪式开始前,中国人便提前向人们展示了他们举行美妙绝伦的庆典的天赋。开幕式还有两个小时才开始,一批批舞蹈演员便身着中国传统服装来到场馆内,先到的观众得以一睹为快。
这是异常精美的“演出前演出”,有时候能听到吵闹的鼓点,能看到神气活现的舞蹈。总之是一系列的热身表演。
今天天气真糟,又湿又热,还有烟和雾。这使得万众瞩目的开幕式只能在一个让人失望的天气下上演。
沉闷的空气渗入国家体育馆,这个钢架交织结构建筑在阴沉沉的天空中勾勒出鸟巢的形状。
但是随着观众涌入奥林匹克公园,他们也将欢乐的节日气氛带入了场馆。这个鸟巢是成百上千万摄像师镜头下的明星,人们摆出各种姿势,与他们的朋友和来往陌生人在镜头里留下他们的身影。
开幕式前几个小时,一组巡逻犬身着“北京保安”制服在草地上各就各位。志愿者忙着照相。除了通常的德国牧羊犬,巡逻犬队伍中还有英国可卡犬和lab(这什么狗……)。它们在草丛里蜷成一坨,看起来就不那么可怕了。
一些身着奇异表演服装的演员,也摆着造型,同其他演员和观众照相。志愿者手提扩音器沿路站好,用中文和英文向每个人问好。
现场防卫严密,但并不让人觉得压抑。守卫们在鸟巢顶端站成一圈,从鸟的视角观察周边形势。
原文地址:这里
<p> By Lynn Zinser(纽约时报,New York Times),译by 桔子 </p> <p>(译者注:我还在美国,我怎么还没走……美国电视台这次有点小气,认为不划算于是没有任何电台买开幕式直播权。好在New York Times网页支持着一些长期名博,比如这个Lynn Zinser,就在开篇列出许多在线观看的方式,可惜我看到这篇文章的时候,他已经更新到中午12:14,开幕式结束了。顺便说一下,这位博主用的是美国东海岸时间,和中国时差正好是12小时,所以以下时间,虽是AM,但大家直接当PM看就好。美国平民眼里的开幕式,挺轻松挺有趣。上次写一氧化碳中毒,我很狡猾地将文章分类为“奥运”,结果被众松鼠拒绝接纳在奥运专栏,这次可是名正言顺的“奥运”,结果没有“科技”……)</p> <p><span id="more-846"></span></p> <p><a href="http://songshuhui.net/wp-content/uploads/2008/08/openingchang533.jpg"><img style="border-right: 0px; border-top: 0px; border-left: 0px; border-bottom: 0px" height="346" alt="openingCHANG533" src="http://songshuhui.net/wp-content/uploads/2008/08/openingchang533-thumb.jpg" width="510" border="0"/></a> </p> <p>北京—— </p> <p>12:14(注:美国东部时间,相当于北京时间8月9日凌晨0:14)收笔:从1996年至今,我的博客共关注过五场奥运。我永远难忘在1996年亚特兰大奥运会的开幕式上,拳王阿里点燃圣火那激动人心的感人时刻。但是在那次开幕式上,银色皮卡车后来还跑来了,同时那个圣火台长得实在太像麦当劳的薯条桶,而且后来的比赛也不是非常吸引人。 </p> <p>直到今日,让我最难以释怀的是悉尼那次。澳大利亚人独特的幽默方式和他们高贵优美的城市背景使得这场开幕式成为一幕非常绝妙的演出。 </p> <p>但是本次中国奥运开幕式太迷幻多彩了,让人们在每一分钟都能透过它更多窥探到这个巨大和曾经封闭的国家。最后的点燃圣火真酷,让人惊讶得下巴都掉下来了。用一个词概括就是:哇! </p> <p>12:10 李宁被牵引线吊到天上,沿着上边沿,环鸟巢“飞奔”一周,视觉效果绝对震撼。以这最后一跑收尾的火炬传递整个历程中的图片在他身后的画卷上展现。 </p> <p>毫无疑问,这是点燃圣火台最惊心动魄的方式,真可与92年巴塞罗那“一箭射燃”相媲美,让所有观众为之震惊。 </p> <p>最后,仪式在漫天焰火中结束。 </p> <p>12:05 提问:如果谁能给鸟巢里的人一阵小风儿,他们肯定宁可用一个王国来交换。但是在这种情况下,中国国旗和奥林匹克旗怎么能晃得像遭了台风一样呢? </p> <p>姚明的衣服都湿了。 </p> <p>火炬终于进来了。我们知道最后一棒是李宁,这家伙在1984年奥运会中赢得了三金二银一铜。这一年中国第一次派出整个代表团参赛。 </p> <p>李宁之前的七位火炬手是排球运动员孙晋芳、跆拳道明星陈中、羽毛球运动员张军、举重运动员占旭钢、体操运动员李小双、跳水女将高敏和射击运动员许海峰。 </p> <p>许海峰在84年洛杉矶奥运会的第一天为中国实现了奥运史上金牌零的突破。 </p> <p>11:41 领导讲话时间。此时段对主办国和现场观众可能比较有意义,但是对于我们,自然是洗手间时间。 </p> <p>代表中国的北京奥委会主席刘淇特别为国际奥委会在四川地震后给予的支持表达了感谢。最后他还用英语说:welcome to Beijing。 </p> <p>国际奥委会主席罗格也用中文回应:“祝福北京。”他还说,我希望此次奥运能够带给你们愉悦、希望和自豪。奥运属于你们。让它成为运动员的盛会吧。 </p> <p>接着,八位受人尊敬的中国运动员举着奥运旗绕场一周。这是最后点火前一段“意味深长的停顿”。 </p> <p>11:15 开幕式中最激动人心的两个时刻之一永远是主办国代表团出场,这次中国队的旗手绝对是所有国家旗手中最高的——这就是身高2米3的姚明。刚一看到中国国旗的影子,整个场馆就被欢呼声淹没了。 </p> <p>点燃主火炬的象征意义自然更大,但是其现场轰动效果绝对超不过代表队出场。 </p> <p>和姚明一起过来的是林浩,这小家伙在地震中救出了他的两个兄弟。他出现时姚明得弯腰握他的手,在这个篮球巨人旁边一站,他看着一点也不像9岁。 </p> <p>中国国旗绕场一周后有一阵挺吵的。 </p> <p>11:00 现在我们的时尚最烂奖诞生了:毫无疑问,荷兰!荷兰队员穿着灰西服,西服镶着白边,他们的灰白鞋子就像刚从保龄球馆出来的,还有桔黄色的领带。实在太让人痛苦了。 </p> <p>当所有人都被这一装束抓住了注意力,火炬台在鸟巢顶端现形了。它就像是用体育馆顶端贴着的皮卷起来的,就像是自然生长出来。它是一个红色的圆筒,中间灰色的心儿伸上去支撑火焰。 </p> <p>萨摩亚男人(还有女人)穿着带花儿的裙子。当然我没说这有什么不对劲儿的。 </p> <p>北朝鲜(或者改叫民主共和国),当这个名字从三个播音员嘴里被非常没有美感地念出来,中国观众热烈欢呼。 </p> <p>瑞士网球明星Roger Federer带领他们的队伍进场了,一大帮瑞士粉丝猛挥小旗。而当这位帅哥的脸在大屏幕上嫣然一笑时,又引起更大的亢奋。其他国家一些运动员甚至跑过来给他近距离照相。 </p> <p>更新1:我们刚把刘欢和莎拉布莱特曼的“You and Me”放到U-Tube上了,结果被删了。今天一直进行着非常有趣的“拔河比赛”,一面是开放的网络,另一面是电视广播,因为它们为此花了好多钱,要捍卫自己的放映权。 </p> <p>更新2:开幕式部分片段也被从U-Tube上被删掉了。 </p> <p>10:35 在篮球明星Manu Ginobili,身后,阿根廷队员在蜂拥而至的一大帮相机前摆出具有戏剧性的动作,接受照相。 </p> <p>他们身后,阿曼姑娘们穿着光灿灿的高跟鞋,赢得了今晚的最高鞋跟奖。 </p> <p>插播一句,中国啦啦队的小白裙们变得越来越彪悍,马拉松队员也没她们这么有耐力。 </p> <p>英国佬穿着白上衣来了,他们的队伍简直小得难以置信,尤其是当你想起他们竟然是下届奥运的主办国。 </p> <p>罗马尼亚运动员看起来真时髦,姑娘们穿着粉蓝色上衣和有着云朵图案的裙子。 </p> <p>现在上场的你肯定想不到的:挪威旗手是黑人女举重运动员Ruth Kasirye。 </p> <p>哈萨克斯坦队伍大的惊人,也许是因为女运动员们都穿了闪亮的桔黄色裙子而起到了放大效果。 </p> <p>迄今为止最大的队伍出场——俄国队由篮球运动员Andrei Kirilenko领头,穿着红白蓝色衣服。他们受到热烈欢迎,但欢迎声在美国队闪现出一小角即瞬间被欢迎美国的声音取代。 </p> <p>美国队员穿着海军蓝上衣白裤子,戴着白色贝雷帽,跟着喜气洋洋的Lopez Lomong从门洞里出来了。1500米中长跑运动员Lomong,早年是苏丹内战孤儿,现在成了美国代表队旗手的热门人选。真是一大队人马呀(现在看大,一会儿就被中国队超过去了),他们戴的帽子让人很难认清一个个运动员本身。但是以最高个儿Dwight Howard和LeBron James为首的那些篮球运动员还是鹤立鸡群。短跑明星Tyson Gay的笑容从他的贝雷帽下显露出来,他冲着人群热情招手。 </p> <p>10:05 由篮球队员Sarunas Jasikevicius举旗的立陶宛队裹着令人触目惊心的柠檬绿色球衣就出现了。 </p> <p>有几个国家的名字在解说员舌头上磕磕绊绊才被念好(实际上不是一条舌头而是三条,因为每个国家的名字都使用英、法、中三国语言念的),比如(冗长的)老挝人民民主共和国,还有前南斯拉夫的马其顿共和国。真的,某些市场开发人员是不是该瞅准机会出动了。 </p> <p>有些代表队看起来明显被热浪烤蔫儿了,西班牙队可不,他们穿着花里胡哨的黄红相间套装,冲观众舞着拉美的巴拿马帽。 </p> <p>咦,西班牙篮球球星Pau Gasol没挥,他用手机聊天呢。 </p> <p>在最后一分钟才由本国奥林匹克官员和世界奥委会正式成交允许加入奥运的伊拉克小队,受到中国人民热烈欢迎。 </p> <p>伊拉克之后的伊朗队阵容大多了,只有三个女运动员。不过其中一个还做了旗手,这就是划船选手Homa Hosseini。 </p> <p>可怜的匈牙利女运动员穿的裙子和夹克好像在红染料里搞脏了。 </p> <p>9:45 也许运动员进场部分最令人难以忘怀的就是那些领路和迎宾的中国小姑娘小伙子们。他们从运动员开始入场就一直鼓掌、挥手,跳来跳去。尽管酷热难耐(32度,62%湿度),他们的热情一点没减。 </p> <p>古巴,对于这么小的一个国家,他们的代表队总是大得惊人。他们穿着卡其布制服,之后是头戴七楞八叉草帽的布基纳法索运动员,还有戴着草头巾、举着长矛的布隆迪妇女。 </p> <p>他们能从安检眼皮底下溜过来真是个小小意外。 </p> <p>卢旺达男人们穿着斑马纹的长袍子。 </p> <p><a href="http://songshuhui.net/wp-content/uploads/2008/08/mills21.jpg"><img style="border-right: 0px; border-top: 0px; border-left: 0px; border-bottom: 0px" height="346" alt="mills2" src="http://songshuhui.net/wp-content/uploads/2008/08/mills2-thumb.jpg" width="510" border="0"/></a> </p> <p>9:30 在将近1小时的绝对奇观后,华丽褪去,运动员们登上了展现自己的舞台。正如以往,希腊奥运代表团开场,这是为了纪念他们开创了古代奥林匹克运动。中国会最后出来,以此表示对主办国的尊敬。美国队大约在共204国的中间位置。 </p> <p>希腊柔道运动员Ilias Iliadis举起第一面旗帜进入场地。 </p> <p>土耳其运动员身着明快的白制服,紧随其后是身着橄榄绿色的土库曼斯坦运动健将。 </p> <p>民族服装展示永远是最精彩的部分。穿着草裙的马歇尔群岛旗手Waylon Muller后边,厄瓜多尔运动员一身荧光黄色登场。 </p> <p>目前为止最大的团队是日本队。尽管是中国最主要的运动竞技对手,他们的出现仍被报以礼貌的掌声。后边的中国台北队一出现,人们则马上欢呼起来。 </p> <p>9:00 中国的文化、科技、惊人艺术和发明创造通过演员的人浪和壮丽的焰火完全呈现给了观众。仪式表演结束。 </p> <p>舞蹈演员用他们的手脚表现了中国传统书法和造纸术。接着是赞美活字印刷、长城、兵马俑、丝绸之路、海上丝绸之路和太空探索,所有表演都利用了让人眼花缭乱的移动舞台,还有演员顺着牵引线飞来飞去。 </p> <p>奥运旗帜随后会被八位受人爱戴的中国退役名将带出来,他们是: </p> <p>获得过十三次世界羽毛球冠军的李玲蔚;三枚跳水金牌获得者熊倪;一度的世界蛙泳记录保持者穆祥雄;世界金牌射击手杨凌;获得过五次奥运速滑冠军的杨扬;曾经的世界跳高记录保持者郑凤荣;登山运动员潘多;乒乓球冠军和教练张燮林。 </p> <p><a href="http://songshuhui.net/wp-content/uploads/2008/08/2chang533.jpg"><img style="border-right: 0px; border-top: 0px; border-left: 0px; border-bottom: 0px" height="346" alt="2chang533" src="http://songshuhui.net/wp-content/uploads/2008/08/2chang533-thumb.jpg" width="510" border="0"/></a> </p> <p>8:19 通过开幕式,你一下就能体会到中国奥运会宏大的规模。2008个汉子蜷缩在中国传统打击乐“缶”后边至少有半个小时,等待着节目的开始。 </p> <p>他们终于起立了——最尊贵的国家主席胡锦涛和国际奥委会主席罗格入座,缶乐队队员们的银色长袍映出他们脸上绽放的微笑(“呃……总算能站起来了”——这是我说的)。 </p> <p>观众将他们座椅旁边的小旗舞成波浪,仪式随着鸟巢顶端一周燃起焰火而正式开始。 </p> <p>乐手开始奏乐,他们的鼓在白灿灿的光下闪耀。观众席上跳动着红色的手绢。 </p> <p>这是奥运第一个激动人心的时刻。 </p> <p>而焰火的盛大表演这时候才刚刚开了个头儿呢。 </p> <p>6:30 在仪式开始前,中国人便提前向人们展示了他们举行美妙绝伦的庆典的天赋。开幕式还有两个小时才开始,一批批舞蹈演员便身着中国传统服装来到场馆内,先到的观众得以一睹为快。 </p> <p>这是异常精美的“演出前演出”,有时候能听到吵闹的鼓点,能看到神气活现的舞蹈。总之是一系列的热身表演。 </p> <p>今天天气真糟,又湿又热,还有烟和雾。这使得万众瞩目的开幕式只能在一个让人失望的天气下上演。 </p> <p>沉闷的空气渗入国家体育馆,这个钢架交织结构建筑在阴沉沉的天空中勾勒出鸟巢的形状。 </p> <p>但是随着观众涌入奥林匹克公园,他们也将欢乐的节日气氛带入了场馆。这个鸟巢是成百上千万摄像师镜头下的明星,人们摆出各种姿势,与他们的朋友和来往陌生人在镜头里留下他们的身影。 </p> <p>开幕式前几个小时,一组巡逻犬身着“北京保安”制服在草地上各就各位。志愿者忙着照相。除了通常的德国牧羊犬,巡逻犬队伍中还有英国可卡犬和lab(这什么狗……)。它们在草丛里蜷成一坨,看起来就不那么可怕了。 </p> <p>一些身着奇异表演服装的演员,也摆着造型,同其他演员和观众照相。志愿者手提扩音器沿路站好,用中文和英文向每个人问好。 </p> <p>现场防卫严密,但并不让人觉得压抑。守卫们在鸟巢顶端站成一圈,从鸟的视角观察周边形势。 </p> <p><a href="http://songshuhui.net/wp-content/uploads/2008/08/mills190.jpg"><img style="border-right: 0px; border-top: 0px; border-left: 0px; border-bottom: 0px" height="469" alt="mills.190" src="http://songshuhui.net/wp-content/uploads/2008/08/mills190-thumb.jpg" width="510" border="0"/></a> </p> <p>原文地址:<a href="http://olympics.blogs.nytimes.com/2008/08/08/the-opening-ceremony-begins/">这里</a></p>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