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月23日星期一

气候变化已经危害到农作物

随着全球暖化,预测发生沿海洪灾、内陆干旱对耕地的损害并危及全球粮食储量,充斥着新闻版面。但这些都是对未来的推断,科学家对于气候变迁对农业已经造成的冲击所知不多。一项新的研究为这块未知的领域带来些曙光。

美国斯坦佛大学的农业学家David Lobell说:「令人沮丧的是,大多研究都在回答未来的问题,而且每个人都认为气候变迁是未来的事。这不是我们必须预测并预防的事,而是已经发生,并且现在该设法解决的事。」

Lobell和他的同事分析了全球玉米、小麦、稻米、大豆于1980年到2008年间的纪录。这四种作物占全球人口卡路里来源的75%。借着降雨和温度的历史气候资料,科学家建立出气候模式趋势,控制季节变因,最后将这资料和每年的农作纪录合并。他们还建立出假设没有暖化发生时的趋势,并比较两组间的差异。

和没有暖化的情况相比,全球的玉米及小麦产量各减少了3.8%及5.5%,稻米及大豆则维持相当的产量。但这趋势受区域性影响;和其他地区相比,美加地区的产量看来不因气候变迁而减少。这结果与全球气候变迁组织(Intergovernmental Panel on Climate Change, IPCC)的资料吻合,美东地区不知什么原因,暖化程度并不及世界上其他区域。

其中最令人惊讶的是,气温趋势区域性差异甚大,还有它如何影响农作收成。相反地 ,降雨则不对农作有如此大的影响。虽然新的科技和农耕技术提升了整体的产量,但Lobell强调,技术精进的速度跟不上暖化。研究估计,上升1℃,会减少高纬度以外地区农作产量的10%。

农业及能源经济学家John Reilly认为这项研究非常有趣且值得讨论,但结论并不这么使人信服。因为仍有许多可能影响农业产量趋势的细节和变因,并未被考虑进去;包括农作市价、栽种的纬度及不同耕作技术的优势。 Reilly指出,IPCC预期农作物会因为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增加,使农作物有生长优势。但Lobell认为,他的研究结果显示,二氧化碳浓度提高带给农作物的生长优势,已经到达极限,现在暖化本身会损害收获。

Lobell 的下一步是在那些气候温度变化最大的区域内,研究农人如何调整农耕技术应付气候变迁,还有哪些技术改良的效果最好。

<p><a href="http://songshuhui.net/wp-content/uploads/2011/05/climate-change-map1.gif"><img class="alignnone size-large wp-image-54811" title="climate-change-map1" src="http://songshuhui.net/wp-content/uploads/2011/05/climate-change-map1-600x365.gif" alt="" width="600" height="365" /></a></p> <p>随着全球暖化,预测发生沿海洪灾、内陆干旱对耕地的损害并危及全球粮食储量,充斥着新闻版面。但这些都是对未来的推断,科学家对于气候变迁对农业已经造成的冲击所知不多。一项新的研究为这块未知的领域带来些曙光。</p> <p>美国斯坦佛大学的农业学家David Lobell说:「令人沮丧的是,大多研究都在回答未来的问题,而且每个人都认为气候变迁是未来的事。这不是我们必须预测并预防的事,而是已经发生,并且现在该设法解决的事。」</p> <p>Lobell和他的同事分析了全球玉米、小麦、稻米、大豆于1980年到2008年间的纪录。这四种作物占全球人口卡路里来源的75%。借着降雨和温度的历史气候资料,科学家建立出气候模式趋势,控制季节变因,最后将这资料和每年的农作纪录合并。他们还建立出假设没有暖化发生时的趋势,并比较两组间的差异。</p> <p>和没有暖化的情况相比,全球的玉米及小麦产量各减少了3.8%及5.5%,稻米及大豆则维持相当的产量。但这趋势受区域性影响;和其他地区相比,美加地区的产量看来不因气候变迁而减少。这结果与全球气候变迁组织(Intergovernmental Panel on Climate Change, IPCC)的资料吻合,美东地区不知什么原因,暖化程度并不及世界上其他区域。</p> <p>其中最令人惊讶的是,气温趋势区域性差异甚大,还有它如何影响农作收成。相反地 ,降雨则不对农作有如此大的影响。虽然新的科技和农耕技术提升了整体的产量,但Lobell强调,技术精进的速度跟不上暖化。研究估计,上升1℃,会减少高纬度以外地区农作产量的10%。</p> <p>农业及能源经济学家John Reilly认为这项研究非常有趣且值得讨论,但结论并不这么使人信服。因为仍有许多可能影响农业产量趋势的细节和变因,并未被考虑进去;包括农作市价、栽种的纬度及不同耕作技术的优势。 Reilly指出,IPCC预期农作物会因为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增加,使农作物有生长优势。但Lobell认为,他的研究结果显示,二氧化碳浓度提高带给农作物的生长优势,已经到达极限,现在暖化本身会损害收获。</p> <p>Lobell 的下一步是在那些气候温度变化最大的区域内,研究农人如何调整农耕技术应付气候变迁,还有哪些技术改良的效果最好。</p> <p><div class="editorsource"></p> <p>本文來自<a href="http://pansci.tw/archives/4107" target="_blank"><strong>PanSci泛科学网</strong></a>,作者为 <em></em><em><a title="逆旅" href="http://pansci.tw/members/zygoptera/">逆旅</a></em></p> <p><a href="http://www.sciencemag.org/content/early/2011/05/04/science.1204531" target="_blank">《科学》5月5日论文摘要</a></p> <p><div><a href="http://www.science360.gov" target="_blank" style="margin-right:15px"><img src="http://songshuhui.net/wp-content/themes/isongshu/images/sci360.jpg"></a><a href="http://pansci.tw/" target="_blank" style="margin-right:15px"><img src="http://songshuhui.net/wp-content/uploads/2011/04/pansci-logo-150_75.png"></a></div></div><div style="margin: 10px 0pt; font-size: 13px; padding: 8px; border: 1px solid rgb(255, 174, 79); background: none repeat scroll 0pt 0pt rgb(255, 246, 207); color: rgb(120, 120, 120);"><a href="http://songshuhui.net/contribute">想分享科技新鲜事,跟大伙儿谈论热点话题背后的科学?却懒得写长文章,或不知怎么参与?现在可以编译短文或写原创小文章,投稿给资讯频道,与大家共享信息。  详情 >></a></div></p>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