毁灭人类,这不是行为艺术。
这是一场科学的思维实验——如何毁灭人类?人类消失之后地球何去何从?
谁会成为这个颗星球新的主宰?人类的遗迹和记忆会保留到什么时候?
History Channel的人类消失后的世界 Life After People为我们展现了一个没有人类的星球。
某天早晨7点,你的闹钟疯狂叫起来,可是叫了很久都没有人来响应它。镜头拉远,床铺上只有一个空荡荡的人形空间。你和你的妻子都不见了。街道寂静一片。
Discovery非常不负责任地没有告诉我们人类为什么消失,只是为我们拨快了地球的时钟,探寻人类消失之后,一小时,两小时,一天,一周,一年,100年,100万年……之后,这颗星球会发生怎样的变化。
有趣的是,我们已经为这个颗星球安排一个可以自行运作的外壳,没有我们,我们的闹钟回响,电厂会继续发电,街道两旁的灯会继续两着,我们的大楼会继续矗立,我们的挖的地铁会继续存在。
可是不要盲目得意,我们并未能改造这个星球。
一周,或许是一个月电厂会停运,很快,地铁会蓄满水,水泥路面会杂草丛生,老鼠、蟑螂会肆无忌惮爬上桌面,熊和老虎这些野生动物会就近进入城市,面对我们的钢筋水泥茫然四望。
再要不了多久,我们曾经生活过的地面已经被植物覆盖。绿色爬上墙面,掩盖了一切萧索。它们的藤蔓钻进水泥,寻找裂缝,一点一点瓦解这些并不漂亮的遮风避雨之处。
百万年后,埃菲尔铁塔、曼哈顿的高楼、莫斯科红场……一切恢复它们原来的样子——森林、河流、山川。
也许,这颗星球没有我们,是她的幸运。
那么,到底是外来力量还是我们自己会毁灭我们呢?
为此,我们邀请到了地球物理专家、地质专家、动物专家、古生物专家,以及科幻作家,在中科院计算所展开了一场机密级别的讨论,全方位剖析世界末日的可能性,对毁灭地球的各种方法进行深度的全方位的可行性分析,展望人类灭绝之后地球的变化。
以下是这个神秘会议的文字记录。
————————————————————————————
魔幻光影版小姬..其实揍是投影仪的光
小姬:大家好!我是松鼠会的小姬。
今天我们要讨论的话题是世界末日之后,欢迎大家在圣诞节之后元旦之前在这一喜庆的日子里参加这一毁灭性的题目。
这个活动之前会放一个片子,之后我们会邀请几位专家跟我们互动讨论,比如说你可以问“行星排成十字到底能不能让地球毁灭?地球毁灭的时候会不会有这么剧烈的地壳运动?在什么情况下地球上的生物会灭绝?在什么样的情况下人类会灭绝?人类灭绝之后地球会变成什么样子?人类灭绝之后下一个替代人类主宰这个星球的生物是一种什么样的生物?”这些问题你们全部都可以问,比较八卦的问题,比如说专家有没有谈女朋友啊?这些问题都是非常非常欢迎的。每一个提问的同学,为了鼓励你思考我们都会送礼物给你,这次的礼物有科学松鼠会的《当彩色的声音尝起来是甜》的,还有新的一本书《吃的真相》,还有《新发现》。
接下来我有一个东西想给你看一下。
在此之前我很好奇,我不明白你们为什么那么愿意来参加科学活动?不知道你们对科学这个词是一种怎么样的理解,我想问一下这位老师:“请问你觉得科学是什么?”
高云峰:这个概念应该属于哲学问题,科学是我们面临很多问题,想发现它为什么会发生?它会如何发展?我们希望通过研究得出答案,我认为这个研究就是科学的措施,也就是说从一般意义上说就是这个事情为什么会这样?今后怎么样?针对这个做研究,这个研究就是科学,有点像循环经济。
高云峰老师讲话会配以精确的手势,恩,是精确地
小姬:谢谢老师,看得出来你确实是一位科学家,我想问一下这位妹妹你觉得科学是什么?
小妹妹:我认为科学就是做实验。
小姬:科学就是做实验是吗?这个科学家太喜欢了。
周忠和:科学就是回答目前人类所不知的一些问题。
贺日政:这个没好好想过,科学是一种探索,也是一种知识,也可以是一种思考。

韩松:科学是一种娱乐。
韩松老师带病来参加看片会,可看起来很酷
黄晶(Topaz,偷拍):我觉得科学是一种“高级”的,当你们已经满足了吃饱穿暖闲着没事找点科学的事情干干。
话说的随意,其实偷拍是个靠谱的松鼠
小姬:偷拍老师写过一个虚假的访谈,就是姬十三访谈松岛枫,你们可以到网上搜一下这个东西。
他会说中文吗?请问科学是什么?没关系你可以说英文……
观众(某外国朋友):I think科学是……(小姬注:这个,是英文吗?)
这个场所就是一个非常好能思考科学是什么的一个环境。
小姬:谢谢,接下来我们要看一下这个东西,让老百姓告诉你科学到底是什么。
小姬:接下来我跟大家介绍一下今天的嘉宾,了解一下今天的嘉宾是谁待会儿你可以思考一下你想要问什么样的问题,我来一个一个介绍:
高云峰,清华大学航天航空学院副教授、航天专家
周忠和,著名生物学家,孔子鸟化石的发现者之一,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研究员
张劲硕,中科院动物研究所在读博士,主攻蝙蝠等哺乳动物多样性研究和保育故经常夜晚潜入森林,钻进山洞
劲硕老师激情四射
贺日政,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博士,主要从事构造地球与地质学研究
黄晶,松鼠ID“Topaz”(偷拍)地球化学博士后,主要从事地球早期演化和生命早期演化研究
韩松,著名科幻作家,新华社高级记者。韩老师让我特别特别感动,因为他今天本来要在新华社值班的,但是他找人替他值了班,而且他今天还在生病,所以我非常感动他能够来到我们的现场,请大家给点掌声,谢谢!
接下来我们要看的这个片子不是说地球是怎么被毁灭的,而是说突然有一天人类消失了地球到底会变成什么样子,一个小时之后、两个小时之后、一天之后、一年之后和150年之后地球到底会变成什么样子,接下来就请科学松鼠会的机器猫打开时空传送门,让我们看一下人类消失后的世界是什么样子。
提问:在人类灭亡的最后一年由猩猩变成了最智能的生物,因为现在野生动物通过动物园等来饲养,人类灭亡之后这些生物还有没有自我生存能力?可能由它们来统治世界吗?
张劲硕:片子结尾实际上是给大家一个悬念,给大家一个延伸、思考的空间,但是我个人认为你说黑猩猩或者智商比较高的动物统治地球,我觉得这个可能性不太大,看你理解统治的概念,按种类来说我觉得应该是啮齿类的,老鼠是比较聪明的,松鼠也是啮齿类的。动物园里的动物是供大家观赏用的,老虎等在短期内还是可以生存的,既然老虎能出来,猪、羊也能出来,所以对于老虎这些来说还是有得吃的,所以我觉得短时间内它们还是可以生存的,但是长远来讲,如果是城市里的动物消亡的会比较快一点。现在生活的空间也有很多动物生活在我们旁边,只不过你不了解,包括蝙蝠,地下的一些动物,刺猬、鸟等等,它们一直和人生活的很好,即使人没了它们可能会生活的更好。
我们生态学上讲叫做种学或者群落的演替,从草到森林,然后森林逐渐的扩大,实际上是这么一个过程,对于整个的生态系统实际上就是这样一个过程。如果没有人的话,也许地球是更好的。
下一个主宰世界的我预测了一下,可能是老鼠。因为人灭亡之前,动物可能就会被人带灭绝了,人多大一个基数啊,如果人都无法生存的话,那黑猩猩早就灭绝了,而且人利用杀动物来挣钱这种趋势越来越厉害,比较顽强的像“小强”、老鼠还有可能生存。
周忠和:人类的影响百巨大了,没有人以后我觉得很难说谁来主宰世界,生物演化并没有一个规定的规律和方向,不能说一百万年、二百万年就会出现这样智慧的生物,这是充满变数的事情。
小姬:人类能发展成智慧生物也是因为我们运气好。
周忠和:从我研究古生物人的角度来讲,地球上出现人类的历史是很独特的,是一个机遇,外星我认为不会有生物,因为出现跟地球类型的情况是很不可想象的,这是杞人忧天的事情。
高云峰:如果说人类突然灭绝的话,我以前看过的科幻小说,它可能能发展,但发展不到这个顶层,专家在这因为人类的发展有一些偶然性也有必然性,在动物群中人类发展到顶层这是一种偶然性,如果在宇宙中寻找一些外星的人,可能一万个星球上存在生命,可能有一两个星球会发展的很好,这就存在着偶然性。
再想到很早以前没有任何生物的时候,只有没有生命的分子,慢慢变成有生命的大分子,再慢慢变成各种大生物,这是由巨大数目的分子通过多少亿年的碰撞,逐步变成小细胞然后慢慢发展起来的,我们遇到宇宙人的可能性很小,但是这种可能是存在的。
以前我讲到航天的发展,另外我们研究航天另外一个目的是,我们要发展出人类航天的技术,其中之一是要了解地球本身,另外是了解其它生命,如果我们一旦能够发现到某些外星文明的话我们可以得到借鉴,因为人类发展到这个水平已经是很高了,但是我们发现并不是到这个时候人类更和谐,而是战争、恐怖主义等等,我们想发现一些外星文明,找到一个文明史存在着几万年、几十万年,它存在一定有它的原因,我们想在其中得到借鉴。另外如果是一个灭绝的文明,我们也能在其中找到教训它是为什么没了。
韩松:到底是有智力的生物还是低级的生物更厉害?现在没有任何证据证明有智慧的生物更适合生存,相反有智慧的生物才更容易灭绝,最厉害的生物都是很小的细菌,蟑螂等等这些东西。当然中间能进化成有智慧的生物,为什么会产生智力,智力不是为了生存,智力是为了审美。为什么说科学是一种娱乐就是这个道理,归根到底科学还是一门艺术,统治地球的生物应该是有艺术的生物。
提问:在电影里面提到人类是一瞬间消失的,在我看来这是不可能的,人类应该是处于一个同步的水平,可能和自然达到一个平衡点,达到工业革命之前的水平,这个问题各位怎么看?能源耗尽的话人类会怎样?
贺日政:我认为未来会找到一种替代能源,可能会比现在发展的还要好。
另外一点,地球只是宇宙中微不足道的一点点,非常渺小,特别是石油这些能源的演化史还没有什么可以解释,所以这个有点太悬。
另外,人类不可能突然的消失,因为人类发展到现在也是逐渐演化来的,特别是《2012》那个电影说突然就消失,那是非常不现实的一种假象,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种假象是不科学的。
小姬:《2012》哪里不科学呢?非常激烈的地壳运动用有没有可能发生?
贺日政:历史上也有过这种情况,但是地球不会灭亡也不会消失,可能会更促进你的发展,并不是一切事情都是往坏处发展,比如说我们的地震,像汶川地震这样的大地震发展之后,更好的是给人类一个提醒,但也有它危害的一面,但这个危害是由于人类发展的太快,或者说在发展过程中很不讲科学,就是这样造成的结果。
小姬:您刚才说人类突然灭亡不太可能,我还想知道像《2012》中提到那么剧烈全球地块运动,可不可能?
贺日政:那个不可能,地球不可能瞬间就灭亡,这个很难想象,如果说这是几十万年之后还有可能,瞬间灭亡是一种幻想。
对于能源耗尽给你举个很简单的例子,比如说中国,中国的地下能源有多少?谁也不敢说,举个简单的例子,在西藏青藏高原,也有油,夏季的时候动物不进地里面了,就是因为里面有油、有沥青,但是青藏高原到目前为止还没有找到油的存在,还有多少也不知道,但是我们要有这个意识。
高云峰:如果你关注我们的地球的话,很多燃料、石油就会耗掉,但是把眼光看的远一点,我们可以在太空、宇宙中得到很多能源,比如说我们现在在用核燃料发电,未来可能也会发生一些剧变,但我们可以考虑一下,可以到月球上找一些能源,在粒子里面提炼一些能源拿回地球,人类未来发展甚至可以把某一个小行星抓回来,所以有的理论说,文明历史,或者文明程度取决于你能量掌握的程度,如果你烧树枝就处在牧民的时代,如果你掌握时代就进入工业时代,如果再发展就会利用核燃料,但是现在也很有限,要考虑你怎样往太空发展,因为我是研究太空的,也许有朝一日人类的发展水平,会飞出太阳系,在太阳系之外找一些能源,这样就可能成为宇宙的主宰,人类会不会灭绝?这个要怎么去看。
提问:我是学计算机专业的,我想问韩松老师一个关于想象力的问题。韩松老师能不能给我们一个比较合理的,人类会不会突然全灭绝科学的想象?还有一个限制,我想到的,不要说比如基因武器引发的基因战争等等,在不发生基因战争的情况下还有没有很合理有逻辑的假设?
韩松:刚才不是说,能源那个问题就能把人类灭绝。
小姬:各位老师你们都想一想,如何在瞬间灭绝所有人类,但不破坏其它的生态系统。
韩松:看瞬间是多长的瞬间,比如有人认为这个瞬间是一个月,日本写过一个小说,说出现石油危机,这个能源问题不光是一个科学问题,世界末日的问题首先是个艺术问题,其次是个经济问题,比如《2012》投资了2亿美元拍摄,另外是个政治问题。所以日本的小说里面本来没有多大问题,就是个石油危机,但是加上这些问题之后日本列岛一下就崩溃了。不说基因武器,比如纳米技术的发展,它就是针对人类,在人类身体里面植入纳米微型机器人为人类治病,这个也是很危险的,它会把人类一下子扫光。还有小行星撞地球也是这样。
我想人类肯定受不了,很多生物,比如恐龙灭绝了,但其它低等的生物生存下来了,科幻里面有十几种灭绝的方式,除了基因之外的,比如说你学计算机的,计算机就很危险。科学本身是双刃剑。
高云峰:我们想象在未来的若干年之后,由于你的发明,比如你拿计算机发明了什么什么,以至于每个人植入了芯片,在另外一天突然这些芯片结束了,然后动物全部保留了,这是满足了第一个条件。
第二,如果人类突然灭绝动物不灭绝的话的一个原因就是中断,我们说某年某月人类就灭绝了,然后人们都很虔诚的就全都自杀了。
为了回答你这个问题我突然编造这两个理由,但我相信这是不会实现的,如果有这样的情况我觉得肯定会有一两个人避免这种情况出现,因为总会有救市英雄。
黄晶:2007年有一个大片《我是传奇》,里面有一个空的纽约,原因是病毒,所以有全球性针对人类的病毒感染,人类又没有办法,比如说现在的艾滋病和某些流感。
1993年的卢旺达的大屠杀,一个星期的时间,就是两个民族互相杀,杀来杀去死了100多万人,卢旺达大屠杀还是很原始的方式,大家拿刀砍,而现在来说的话,如果拿原子弹的话我想遭殃的不仅仅是人类。
小姬:主要是自相残杀会毁灭我们这个种族。周老师能介绍一下怎样能够毁灭人劣马?
周忠和:地球历史上恐龙灭绝前有一次大的灭绝,然后是恐龙灭绝,所以瞬间灭绝得有一个时间的概念,能源能不能致人灭绝我觉得不大可能,我觉得只有自己把自己毁了,地球生存了30亿多年,没有任何一种灭绝的机制,没有把整个地球的生态系统造成毁灭性打击的,但是对于一个物种很难说,对于整个地球来说瞬间毁灭这个不好说,我很难想象以科学难以支撑的东西。核武我觉得完全有可能,人类发展到一定程度会毁灭自己,连带其它生物灭绝,这是完全可能的,人类已经致使灭绝很多生物物种,其它任何一种物种会不会把人类灭绝充满了很多未知。
小姬:刚才张劲硕冲我点头,你到底想说什么?
张劲硕:我先听听各位老师的意见,然后我发表一下我自己的观点。
艺术家有艺术家的想法,但是我觉得,中国古代哲学里面讲的天人合一太了不起了,因为我研究动物以后,因为我们现在要保护物种,因为我是做“保护”的,你要搞清楚它的起源、它的进化、它为什么会灭绝,其实人永远是自然的一部分,这是我的观点,人必须要顺应自然或者叫适应自然。
达尔文讲物竞天择适者生存就是这个道理,如果人试图想发个航天器、去其它行星、寻找外星人等等,这就是自毁灭亡,人就是领长类动物,人归造人科,人有两种大猩猩、黑猩猩,然后人就是高等的类人猿,包括老鼠,实际上它们的基因水平跟人也是很接近的。
我想说的是,要把人摆正一个位置,谈一个哲学的问题,人灭绝也好、物种灭绝也好,这些应该是必然的,因为从物种演化来讲,从生到发展到死亡,这是一个宇宙的规律。
所以我们现在考虑人类灭绝,不如应该更多的考虑怎么珍惜我们的自然、怎么珍惜我们现在生存的状态,怎样让这种自然在有序的情况下像我们科学发展观讲的一样,要持续发展。
另外还有一些偶然的事件,比如地质事件,比如撞击,可能会影响一些大行星的转变,偶然的地质事件会使人类很大数量的消减。
另一方面,西方的科学现在崇尚的也有一点像中国古代讲的天人合一,实际上现在有一个新的学科,尤其是艾滋病出现,还有SARS的爆发,还有禽流感到现在的甲流,这些疾病都有一个特点,以前肯定是不存在的,但是它是由于野生动物身上携带的病毒整合到人的身上,然后再经过变异,再进行传播,这些是突发性的传染性的疾病(EID),这样的疾病实际上很可怕,因为进化有一个协同的作用,细菌也好、病毒也好,实际上是存在了很长时间,跟你有一个驳议,如果把你全杀死的话它也无法生存,人身上有很多病毒跟你同样生存,但EID不一样,它是突然出现、突然爆发,这种情况下可能未来会对人类这个物种会造成很大的影响,这就是西方所讲的“保护医学”,或者说以保护为目的,它所强调的是野生动物、生态系统、人类健康是相互协调的。所以我认为最终的落脚点还是应该珍惜现在,应该远离毒品。
高云峰:我觉得他说的不完全对,大家可以判断一下,刚才说航天器的发展对人类没利,完全不是这回事,我们发现在地球附近有很多小行星,某一天小行星就会撞地球了,假如真有一天有小行星来撞地球的话,你是等着撞你呢还是要想办法改变它?比如我们发射个原子弹影响它一下,或者说表面铺一层膜让它稍微偏一点点,这样就不至于撞地球了,不至于坐以待毙。
我们稍微看的长远一点,宇宙才是我们的活动舞台,地球只是我们的摇篮,最终我们一定要走出摇篮。
——————————————课间休息的分割线——————————————